临汾市民微信集赞换“水雷” 伤了手烫了腿

2016-05-19 10:11: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转发商家信息至微信朋友圈,集满相应的“赞”,即可花少量的钱或是免费领取“超值”礼品。这样的“好事”让不少消费者为之追捧。不过,集赞换来的礼品,质量靠谱吗?

  事件回放

  “免费水杯”炸裂烫伤市民大腿

  日前,家住市区北外环的龙先生用暖壶往玻璃水杯倒水时,水杯直接炸裂,飞溅的开水将他的两条腿烫伤,导致他暂时行走困难。

  龙先生说,惹祸”的水杯是他通过集赞免费获取的。4月下旬,他在朋友圈看到财神楼南街某日化店发布的一条促销信息,信息内容为“集12个玫瑰+9.99元即可获得138元水具5件套,再送10元店内通用代金券”。看到文中提到“相当于0元换购”时,他顿时心动,立即按要求转发并如愿领得相应礼品。

  “5件套中含一个玻璃水壶和4个玻璃水杯,质感和做工看起来有些粗糙,实际价值与商家宣传相差甚远。”礼品到手后,龙先生不由有些失望。然而,更令他气愤的是,赠品居然如此不耐用,害得他大腿内侧被热水烫伤。由于受伤部位红肿伴有水泡,他暂时无法穿长裤,而且走路时必须采用“外八”姿势,防止双腿摩擦致伤口难以愈合。无奈之下,他在家休养一周,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上千元。

  市场调查

  集赞促销风行赠品多为“三无”

  在龙先生家中,记者留意到水具五件套的包装盒上只标有品名、厂名及温馨提示,其他信息全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产品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等信息,如有必要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此外,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集赞送礼”已成为商家的营销法宝。虽然商家所赠物品多为“三无产品”,不少人仍不愿错失“良机”,对于产品质量也大都抱着侥幸心理。因此,主打此类活动的商铺经常人气爆棚,前来兑换礼品的消费者更是络绎不绝。

  市民冀女士刚刚花费20元换来的大号爬爬垫,既无外包装,也无相应的产品信息。通过几次集赞换礼品,她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花9.99元换来的七彩杯掉色,花12.99元换来的雨伞用一两次就报废了,这些产品不是‘三无’就是‘山寨’。买的哪有卖的精,商家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让顾客进店购物。换来的物品说是免费,实际上还是顾客自己掏钱买的。说白了,顾客根本占不着便宜。”

  相关建议

  赠品出现问题商家也需担责

  今年5月正式实施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销售者不得购进或者销售来源不明的“三无”商品,不得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等。此外,经营者提供的奖品、赠品等视同其销售的商品,应当符合本办法对商品质量的规定,标识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商品、禁止销售的商品以及“三无”商品等一律不得作为奖品或者赠品,违者将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若“三无”赠品致人受伤,商家是否需要承担一定责任?某律师事务所的安律师分析:表面上,集赞活动只是商家用来拉人气的一种营销方式。实际上,消费者积极参与,并付费获得赠品时,已经与商家构成了一种协议关系。商家赠予消费者礼品,应为礼品的质量问题承担责任。如果赠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并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时,商家理应赔偿。”

  针对龙先生的遭遇,安律师认为:龙先生获得的赠品存在‘三无’嫌疑。包装盒上标注的‘温馨提示’只提到建议水温,并没有注明高温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消费者在领取赠品时,商家也没有尽到告知义务。玻璃水杯突然炸裂,酿成不良后果,商家也需负一定的责任。”首席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