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曾几何时,只要一到夏季,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色燕尾式遮阳伞的身影。而今夏,却很难见其身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遮阳伞的销量瞬间跌落谷底呢?近日,记者走访市场进行了相关调查。
现状 销量持续下滑
燕尾式遮阳伞的销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呢?已经购买使用燕尾式遮阳伞的市民对该伞又有何说法呢?日前,记者走访了向阳东路多家电动车配件安装店。采访中得知,今年,遮阳伞已不是最畅销产品。据某品牌电动车售后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这个时期遮阳伞每天能卖出去三十多把,而现在每天的销量不足5把。
原因 “不安全”是主因
那么,电动车遮阳伞的销量持续下滑,究竟是原因什么呢?
说起电动遮阳伞的安装,市民李晓平回想起了曾看到过的惊险一幕:“事情发生在向阳路与建设路的交叉路口。两名女子驾驶一辆踏板式电动车从该路口转弯行驶,当时正下着大雨,车主用燕尾式遮阳伞挡雨,岂料当电动车主伸头探路时,险些与后方行驶来的汽车发生刮擦,两名女子因为受到惊吓而摔倒在地。遮阳伞严重遮挡视线,真不安全,幸亏当时双方行驶的速度都慢,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记者还采访了十多位骑电动车上下班的市民,他们一致表示,今夏不选择遮阳伞,其主要原因是该伞使用起来不安全。而对于防晒的选择,市民多采取着防晒服、佩戴遮阳手套或帽子的方法。
当记者问及遮阳伞的使用安全性,多名销售人员含糊其辞,并把遮阳伞的不安全性归结到行车速度上。
限制 安装遮阳伞违法
据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对非机动车载物有明确规定: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长度不得超出车身0.2米。两轮摩托车载物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三轮摩托车载物宽度不得超过车身。根据规定,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安装过大的遮阳伞已违反了该规定。
相关法规的限制,也是遮阳伞面临销售下滑的又一原因。
对此,热心市民曹先生表示,不选择在电动车上安装遮阳伞,不仅保障了自身安全,也保障了其他行人的安全。市民有了安全意识,自然不会再盲目地选择对自身有危险的物品。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