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夜市摊如何守规矩 看东城这样破解难题

2017-05-24 22:39: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郑轲)说起夜市摊,临汾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在闷热的夏夜,马路边上,几个光着膀子的男人吆五喝六、撸串喝啤酒的情景,那种爽快自然不言而喻。但由此也带来了油烟、噪音、占道等城市顽疾,同时,食客赤膊上阵就餐、随处丢弃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也时常可见。自从东城某夜市因污染扰民被环保部通报后,临汾的夜市摊点一下子全消失了。如何科学合理的规划夜市,为市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条件,成了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夜市摊主李师傅最近经常接到一些老食客的电话,询问他到哪里摆摊了。

  “我干夜市七八年了,最近也在想出路呢。”在干夜市之前,李师傅是一名厨师,当初抱着补贴家用的想法兼职摆夜市,后来生意好的时候就全职出来干。如今夜市摊不让摆了,他又准备去一家单位食堂做凉菜师傅。

  最初,李师傅在解放路公贸门口摆夜市摊,后来不让摆了,又转移到解放路立交桥头。餐饮业俗称“勤行”,本来就是个辛苦活儿,开夜市则更辛苦。意犹未尽的食客常常在凌晨三四点才散去,他也只能奉陪到底。虽然辛苦,但丰厚收入曾经让他心满意足,生意好时,一晚上卖一两千元很正常。”如果有合适的地方,李师傅还是愿意干这行。他希望由市政管理方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改善营业条件,减少环境污染。

  市民张先生就非常喜欢去夜市摊吃饭。“夏天的晚上,三五好友相聚,在夜市摊上坐坐就很舒服,随意又实惠,没有在饭店吃饭的那种拘束感。”有人喜欢就有人忧。家住东城华州路的刘女士就对夜市摊非常反感,甚至可以用“痛恨”来形容。“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每天楼下的夜市闹腾到深夜甚至凌晨,喝多了摔瓶子、砸凳子的事时有发生,老人睡觉怕吵,孩子写作业也不能安静。”如果说这些事忍一忍还能过去,那漫天飘散的油烟味着实让刘女士头疼。自从楼下摆上了夜市摊,刘女士家的窗户就再没打开过。

  位于二中路的东城夜市,探索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该夜市占地1000余平方米,20多家摊位,同时可容纳近300人就餐。不同的是,他们把摊点从露天转到了室内。所有摊点不使用明火,采用电炉灶,安装排风系统,油烟统一收集处理,有效解决了烟尘污染。入驻摊点统一管理,办理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相关证照,卫生安全有了保障。

  烧烤、家常炒菜、本地特色小吃等,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消防通道、卫生间、监控设备,更是保障了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