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国庆假期,记录坚守岗位的辛勤者

2017-09-28 20:06: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策划语:国庆节即将到来,面对国庆长假,很多人很早就做打算:居家旅游、走访亲友、阖家团聚,亦或是加班工作。

    共同的国庆假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计划,有居家旅游畅玩景区的出行计划,有走访亲友家人聚会的团聚计划,也有为了工作岗位坚守一线的加班计划。走进基层进单位,聆听大家的国庆计划,感受祖国生日到来的喜悦与祝福,记录为了工作坚守岗位的辛勤付出。

    记者 杨全


河南游子:回老家带娃看看家园

    临汾新闻网讯 小刘是河南周口人,自大学毕业后就跟随父母留在临汾工作。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小刘都没有回过老家,这次国庆小长假,他们一家人计划回老家看看。

    “前几年每逢过年过节还会回老家看望老人,可是随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相继去世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了。儿子今年都6岁了,可是他还没有回过他的祖籍,虽然临汾话、普通话、河南话转变自如,但这始终是一个遗憾。今年国庆节大家都在讨论去哪里玩、去哪里旅游,突然我眼前就出现儿时快乐的一幕幕,我决定回老家转一转。”小刘介绍,他的父母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来到临汾搞建筑、做生意,而他一直跟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直到大学毕业后才来到临汾,之后又娶了临汾媳妇。

    “都说我们河南人在外打拼,落脚到哪里就生活在哪里,不那么恋家,我们怎么就不恋家呢?都是因为生活,我也想儿时的伙伴,想念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小刘说,今年国庆节就准备带着孩子回家乡,让他看看老家是什么样儿。

    “我们从临汾出发直接回周口,在老家住上两天,然后返程,先去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游览,然后到郑州住一晚,再到晋城的皇城相府逛一圈,正好8天假期。”提起国庆计划,小刘拿出一叠早已打印好的行程说,今年国庆全家人就来一次回乡之旅。

    记者苏亚兵


临汾武警:保平安我们坚守一线

   临汾新闻网讯 回看往年,当祖国生日的第一缕曙光照射在冉冉升起的国旗上时,当你早早踏上回家的列车时,当你在中秋夜晚举杯与家人欢庆时,当你和家人尽享旅途的快乐时,你是否知道,在平阳大地这片沃土上,有这样一群人,在万家团圆的日子摸着月落日升的脉搏,或穿梭、或驻守在各个岗位,从黎明到黑夜,守卫着一方平安。他们就是临汾武警官兵。

    9月25日,记者走进武警临汾支队一中队,指导员陈德阳正提前谋划国庆期间的勤务工作。

    对于陈德阳而言,入伍11年,但凡所有的节日,他都与万千官兵一起奋战在工作一线。

    陈德阳表示,国庆期间客流高峰如期而至,官兵们坚守临汾机场、临汾西站火车站等重要站点,加强对站台、通道、出站口及在每个重要路口及要点区域的秩序维护和安全控制,确保旅客安全往来。为确保执勤任务安全有序进行,执勤官兵实行轮流制执勤上岗,采取多种方法维护秩序。

    采访中,陈德阳的电话响了,是妻子刘玉婷打来的。电话声中丫丫学语的儿子灿灿说:超人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和妈妈?”爸爸很快回去,你是小超人,要替爸爸照顾妈妈。”陈德阳已经好久没有回家了,国庆执勤任务比往常更加繁重,他和战友们要每天24小时坚守在一线维护秩序。虽然已经连续十来年国庆没有回家与家人团聚,但陈德阳无怨无悔:一家不圆万家圆,看到市民平安的笑脸,是我们最幸福的事儿。”临汾这座文明古都,在国庆前后将有大量游客到来,武警官兵选择将青春交付给任务区域,无论节日的欢乐祥和,还是团聚的万家灯火,他们将用橄榄绿的身影守护着古都的日夜。对于很多人来说,国庆假期是团聚的日子、休闲的时光,但对于武警官兵来说,节假日只是一年中极重要、不寻常的日子。在每个坚守的日子里,不为鲜花、不为喝彩,日复一日,寒来暑往,谱写着官兵的如歌岁月。

    记者 祁欣 


销售人员:回老家陪陪老爸老妈

   临汾新闻网讯 面对国庆黄金周的到来,和大多数选择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市民不同,35岁的刘先生则选择利用这个难得的长假,赶回老家,陪伴双亲尽享天伦。

    “我的老家在永和县的一个小山村,在我记忆中,从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那一天起,便和父母亲聚少离多。后来进入社会,为了打拼一番事业,我要求自己比别人多流汗、多付出、多吃苦,因此,除了每年春节回家,其他时间,几乎没有完整陪伴二老度过一天。”刘先生在临汾一家医药公司从事销售工作,频繁的出差早已成为生活中的家长便饭,而对于父母的牵挂,只能通过电话传递。

    “前段时间,我给妈妈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只听电话那头,母亲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地。随后,感觉有些不大对劲,我半夜驱车赶回老家。一进门,眼前的一幕不禁让我泪如雨下。”只见72岁的老父亲一手输着液体,一手打着石膏,躺在床上。而看到自己推开房门的一刹那,老两口竟然异口同声地问:“这么晚了,你跑回来干啥?你的工作忙完了?”后来从母亲那儿得知,前几天,父亲外出采购东西时,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导致左手轻微骨折,双腿也淤青、肿痛。然而,即便如此,为了不让儿子担心,父亲硬是让母亲“闭口不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以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深刻,但听到父母亲‘不给儿子添麻烦’这句话,让我彻底懂得了它的含义。不管你事业上有多大的成就,不论你身处何等要职,即使你再有忙不完的事儿,也不能忘了常回家看看,这才是子女应该做的事儿。”说到这里,刘先生用手轻轻擦拭着两行热泪,这个国庆假期,他计划好好陪伴两位老人,整理院子,再多种一些绿植,让远在家乡的父母天天有个好心情。

    记者 成华 


“粗心爸爸”:陪儿子享受亲子时间

   临汾新闻网讯 “平时上班太忙,好不容易放了假,我准备在家全职陪儿子,给老娘和媳妇放个假,让他们婆媳二人出去旅游。”9月27日,家住鼓楼东大街的崔昊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工程师,工作的地点在太原,平日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好不容易盼到了长假,就打算把时间留给儿子,好好过几天亲子时间。

    崔昊的儿子今年10岁,最大的梦想是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工程师。“其实,我感觉很对不起孩子。前段时间,老师请我们夫妻去学校,说儿子有篇作文是抄的,根本没有好好写。我一听就来了气,打算回家好好教训他,可一看作文题目就傻眼了。”崔昊说,作文题目是《我和爸爸过周末》,这本是简单的作文题,平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儿子应该不会被难住,那他抄作文大概是因为自己的“不配合”——他几乎没有陪儿子过一个像样的周末。

    那天,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崔昊看了其他同学的作文,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父亲的陪伴下度过了愉快的周末,再回想自己,即便周末回家,也只想着自己去放松,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所以这个国庆假期,我推掉了工作,一心待在家里,好好陪儿子。”崔昊说,按照计划,他鼓动老娘和媳妇回山东老家过节,而他准备带着儿子旅游、看电影、打游戏。

    为了过好这个假期,崔昊与儿子沟通了一番,没想到孩子的假期愿望十分简单,就是想看一部电影。“我准备先带孩子去西安,说来可笑,孩子长这么大,竟然还没坐过高铁,这也是我不称职的地方。”崔昊说,至于电影,他准备带孩子看个够,只要他想看。

    崔昊的计划得到了妻子的赞许。“之前给他说了几百遍,让他有时间就陪陪儿子,他就是不当回事,被老师叫了一次后,才知道珍惜亲子时间了。”崔昊的妻子说,像我老公这样在外地工作的,一般很难能顾及到家人,也给不了孩子真正的关心。其实孩子非常懂事,虽然爸爸经常不在身边,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这次把时间留给他们父子,希望他们爷俩能过一个难忘的假期。”

    记者杨全


临汾市民:清居室心情爽朗过节

    临汾新闻网讯 一想到转天就要放国庆长假了,尧都区杨女士的心里就乐开了花。今年国庆节、中秋节相连,当然要去陪双方的父母吃团圆饭,带他们到近处看看。假期还没有来,各种度假计划在杨女士的脑海里翻来覆去。然而,清理家呢?安排在哪一天呢?把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整理一遍,清理出即将“出局”的物品,能送人的送人,能捐的捐了,该扔的扔掉,这是杨女士近段时间的想法:一是因为她的性格,不爱见家里乱七八糟的,二是前不久看了篇文章《断舍离》。杨女士记得,文章的作者将瑜伽中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这种放弃心中执念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

    这个长假,杨女士要先对自己家来一次大的清理整顿,把许多不用的物品、已经过时的衣物等等整理出来作相应的处理,家里利落了,心里就明净了,人生就变得更为清爽了。

    至于其他的梦想,等把家收拾好了再去实现。

    记者韩晓芳


襄汾果农:最期盼苹果卖出好价

    临汾新闻网讯 国庆假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对于襄汾县汾城镇的果农来说,这个节日更具有重要性。每到国庆节、中秋节,就是花冠苹果的成熟期。

    果农们忙着收获苹果,赶在节前将刚刚收获的苹果销往全国各地。

    汾城镇北贾岗村的果农屈女士种植花冠苹果近十亩地,已有12年。

    她的花冠苹果以皮薄脆甜著称,在全国各地畅销且广受好评。

    记者采访屈女士时,正值苹果成熟采摘的日子,果园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采摘、挑拣、装箱、运送,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屈女士脸上挂着丰收喜悦的笑容,她一边忙着一边跟记者聊天:每年国庆节,别人都是计划出去旅游,而我每年这个时候最忙,能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苹果全都卖了是我最大的心愿,这要比我出去旅游更开心。“在果园,大货车直接停在地边,装好的苹果一箱一箱装上车。收购苹果的商户来自浙江杭州,收购的苹果销往杭州周边。收购商称,国庆节假期对他们来说是做苹果生意的最好时期,不能放过一丝机会,赶在别的收购商之前将新鲜可口的苹果送到消费者手中。

    屈女士还告诉记者,再过两天还会有从河南来的商户收购苹果,每年河南的商户居多。

    记者采访期间,成熟的苹果已悉数采摘完毕,还有些红富士品种成熟期稍晚于花冠品种,再待些时日就可以采摘。届时还会有一大批收购商前来收购,屈女士又要忙碌几天。这个国庆假期对屈女士这样的果农来说,能够将苹果卖个好价钱就是他们的国庆计划,也是一年辛勤汗水的最好回报。

    记者张甜甜


画廊老板:守“阵营”梦想终于实现

    临汾新闻网讯 “每年国庆节都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因为各个行业的促销力度较大,人流量多,所以我一般都会在店里。”9月26日,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时,在居然之家经营一家画廊的80后老板亢小伟说。

    见到亢小伟时,他正在赶制一幅客户预订的山水画,只见白色的油画布,在他的一笔一画间立体感逐渐显现出来。

    环顾画廊四周,各式各样的绘画题材及不同类型的画作令人赏心悦目。因为主攻“手绘”,加上真诚、健谈的处世风格,所以他的画廊受到了客户的青睐。

    采访间隙,一对夫妻进店打算挑选一幅玄关画,在询问对方的装修风格及篇幅要求后,亢小伟对身旁的一幅《旭日初升》油画进行了推荐,清新淡雅的画风立刻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始终站在顾客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推荐”,这是亢小伟的成功秘诀。

    “和所有喜欢画画的孩子一样,小时候总是在有空白的地方胡乱画。”因从小在农村长大,亢小伟自小对这些自然环境有着特殊的情感,200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我省一所院校的综合艺术系。8幅作品留校收藏并部分出版、是全系唯一一位优秀作品奖的获得者,通过大学四年专业的学习,亢小伟对多彩的艺术愈发喜欢。

    2008年,亢小伟去了北京一家影视公司担任平面设计,因美术功底过硬,进公司没多久便担任特效部门美术组主管。

    北漂的亢小伟小有成绩,但他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我在网上看到国外一家街头小店,很有感触。”亢小伟说,有一次他将一幅照片用油画的形式画了出来,传到自己微博、微信上,没想到赢得很多朋友“点赞”。正是这个“意外”,让他又想重新拿起画笔,完成开画廊的梦想。所以,在2011年年初,他毅然辞职,回家乡“追梦”——2014年元旦,他的画廊开业了。

    “艺术家在身边”是亢小伟经营画廊的理念,他希望自己的画作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油画的魅力。

    记者亢亚莉


洪洞农民工:在京城奔波外卖路上

    临汾新闻网讯 在北京的街头巷尾,随时能看到“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送餐的身影,来自洪洞县的石俊生就是其中一员。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坚守岗位,只为给更多人送去一份有温度的美食。

    北漂5年,从流水线工人到餐厅服务员再到网站送餐员,34岁的石俊生渐渐适应了北京的快节奏生活。

    “每天清晨五六点就要起床,匆忙洗漱完就要出发。上班族会提前预订早餐,他们吃完了还要赶公交、坐地铁,许多人甚至在路上就要花费一两个小时。还有人是加班到很晚,必须补充能量。”他笑着说,我这一天天的,特别忙碌,少说也要送二三十单。”“事实上,刚开始接触这一行时,我有两眼一抹黑的感觉。北京实在太大了,虽然我只负责一个小小的区域,线路都是错综复杂,有时因为找错路而送晚了,不仅会受顾客的责怪,还要被扣工资。好在笨人有笨办法,我一下班就沿着每条路、每条胡同来回转,并参照地图,手绘了一份我的专属地图。”说到这儿,石俊生朴实的脸庞上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时间长了,我闭着眼睛也能找准路。

    除了大堵车外,送餐就没迟到过。”每天穿梭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石俊生享受着这份工作带给他的成就感与快乐。每当把热腾腾的餐点送到客户手中时,对方一个微笑、一声“谢谢”,都能让他乐呵大半天。他常常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作贡献,他的工作虽然渺小,却解决了他人的“温饱问题”,何尝不是一种贡献呢?国庆节就要来了,家家户户迎来团聚日,石俊生却要再一次缺席家庭聚会。“越到放假订单越多。亲朋在家聚餐,需要送几个硬菜;在公司加班,一日三餐全靠外卖;外地学生不回家的,也需要外卖。每到节日,有些送餐员会请假回家,剩下的员工工作量就会增加。”他感慨地说,一年到头儿,只有春节能回家几天。看到父母的头发又白了,孩子又长高了,就觉得对他们特别愧疚。可是,工作离不开我,我要靠这份工作养家。”为了帮助丈夫分担养家的压力,石俊生的妻子也来到北京打工,目前在一户人家当保姆。但是,一个在四环之外,一个在两环之内,即便工作在一个城市,过得也是“两地生活”。

    每周只能在租来的地下室相聚半天,这也是这对小夫妻最期待、最开心的时刻。

    “国庆期间,妻子的雇主一家要去国外旅游,她可以过来陪我。一想到可以吃到妻子的拿手好菜,我就觉得浑身充满干劲儿。”石俊生满怀期待地说,别人放假我上班,给有需要的客户送外卖。只要客户给我点赞,我就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记者李静 

临汾市民:迎远朋奔赴十年之约

    临汾新闻网讯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枫叶染红山林,瓜果香飘大地。北雁列队南翔,心生无限羡慕。这个放飞自我的美好季节,要有一场旅游才是绝配。国庆节又逢中秋佳节,八天的长假把内心渴望诗和远方的情绪调动起来。市民张馨瑜正在为不知选择去哪里旅游而烦恼时,微信上一条留言让她明确了目的地。

    “听到这个消息特别高兴,在瑞典定居的朋友邵大姐要回国。这次她要到老家天津探亲,约我去天津一聚。”张馨瑜说,邵大组长她6岁,说起她们的缘分,要追溯到十年前,那时二人都是QQ迷,不知什么机缘,相聚在张馨瑜的“阳光有爱”的群里。

    由于她和邵大姐有个共同的爱好——美食,所以她们交流的话题特别多。从每天的饭菜,到创意新菜品,还有两地物价的对比、食材的差异,二人无话不谈……自从认识后,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约定好要在适当的时间见一面。

    时间不紧不慢地流逝,张馨瑜去年荣升为外婆。邵大姐得知消息后,特意从瑞典寄来礼物,略表祝贺。张馨瑜说,多年的情谊,已经让她们如同亲姐妹,这次大姐回国,机会难得,十年前的约定在今年中秋就要实现了,岂能错过?当下,张馨瑜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想象一下聚会的情景,都会让我激动半天。”张馨瑜笑道,中秋节的天津美不胜收,坐游轮观赏海河沿途风光,还有逛古文化街,品尝狗不理包子……咱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如果时间允许,张馨瑜希望邵大姐能来临汾游玩,也好让她尽地主之谊。她们可以去领略秋日的壶口瀑布,感受黄土高原上淳朴的民风,还可以戴上花头巾,骑上小毛驴……让滚滚黄河之水和气势磅礴的壶口浪涛,见证她们跨越地域的友谊。

    记者郝海军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