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白金婚夫妇:有一种爱叫相濡以沫

2017-10-17 20:35: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前两天,我俩还提起这个话题,在一起过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红过脸、斗过嘴,我还向老伴提议,要不咱们从现在开始‘学’着吵架,尝试一下另一种生活。”10月14日,在市区鼓楼南大街附近的一个小院内,85岁的邓生智老人笑着向记者讲述他对老伴的提议。一旁81岁的老伴刘青云笑得前仰后合,老啦,吵不动啦……”二老一辈子不吵架?二老的相处之道是什么呢?记者迫不及待地想知晓谜底。

  岳父相中的婚姻

  这一切,还得从两人之间的缘分说起。回首往事,邓生智老人笑着说:我俩之间也简单,也很麻烦,为什么这么说呢?”邓生智娓娓道来。

  “那时我在临汾武装部(临汾县武装部)工作,参与部队扶持农村建设时,县上集中对干部培训了一个月,并决定抽调一批对社会主义认识比较好的、反应能力快的、对群众有吸引力的人下乡去农村宣讲,就这样我被抽调为主干,在三四个乡轮流宣讲。有几次来到了她们乡(尧都区贺家庄乡),没想到这一讲成了我俩的‘牵线红娘’。”邓老幽默地叙说着他和老伴之间的缘分,两三个月后的一天,她们村的支部书记突然来到武装部,让我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他是特意来打听我的身世的。原来,我在下乡的时候他已经打听到我还没有结婚,在对我的综合情况了解后,便向组织介绍起她来。这时我才知道,在当时下乡时经常同我一起讨论问题的除了这个支部书记外,还有一个贫协主任就是我的‘准岳父’。”

  那时,邓生智22岁,按照当时部队上的规定,要想结婚,除了年龄达标外,自己的级别也必须达标,由于在下乡时表现突出,邓生智被提拔,刚好符合婚配标准。

  “这是好事,我们调查调查。”邓生智清楚地记得当时领导的答复。就这样,大约前前后后过了半年多时间,通过组织对女方各项情况的调查,邓老与老伴允许谈恋爱了。

  志同道合的爱情

  “说是谈恋爱,可正儿八经见面也到一年后了。那时他在部队,我在我们乡担任妇联主席,平时来往全靠书信,还记得他给我寄了一张照片,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他。”老伴刘青云接过话茬说,通过书信来往他们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那就是身为共产党员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相处两年后,他们“扯证”结婚了。

  说罢,两位老人特意带着记者去看了看他们挂在墙上,用精致相框装裱着“扩充”后的结婚照,虽然我们结婚那时还不时兴婚纱,也没有迎亲车队,但是这张穿着崭新军装在一起拍的照片是再美不过的。”邓老说,那时也不时兴彩礼,一个装过火柴盒的木头箱子是家里唯一的家具。”

  婚后,因为工作需要,邓生智兢兢业业,处处发挥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刘青云也不甘示弱,考取到位于中条山的一个地质队上班,两年后以随军家属的身份进入部队与老伴团圆,后来随着邓生智退军转业,刘青云也被分配到了市医药公司上班,夫妻二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工作狂”。

  执著不悔的信念

  面对记者提出“多年的婚姻生活中,有哪些让自己刻骨铭心的往事”时,夫妻二人默契的笑着摇头。“在我俩之间,并未激起什么风浪。往常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鼓励我。今天回想起来,要感谢老伴,她是与我同甘共苦的爱人,让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邓老回忆说。时光荏苒,婚后的65年间,家庭和睦,子孙聪明且出色,对于婚姻,或者不需要更多。

  这样一携手,就是一辈子。

  记者 亢亚莉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