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7日头版头条刊发的《汾河治理率先发力》被新华网长篇转发
转载内容如下:
上千年,“母亲河”浩浩汤汤奔流倾泻;
上千年,“母亲河”雄伟豪迈大气磅礴;
上千年,“母亲河”穿越时光繁衍至今;
上千年,“母亲河”蓄积涵养生生不息。
汾河,被称作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临汾段位于汾河中下游,一路南下流经霍州市、洪洞县、尧都区、襄汾县、曲沃县、侯马市6个县(市、区),占汾河总长的23%,流域面积10127平方公里,占临汾市总面积的5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汾河流域内用水量持续增加,加之煤炭过度开采、植被加速退化,汾河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如何修复汾河生态,再现大河风光?临汾一直在努力——
一直以来,临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建设工作,把改善汾河水质作为建设生态强市的重大举措,以背水一战绝地反击的倒逼机制,自我加压、先行先试,率先发力、精准施策,不遗余力、奋发作为,强化组织领导,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时限,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凝聚全市之力,铁腕重拳推进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建设。
临汾市水利局局长任耀文表示——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临汾市先后开展了三个阶段汾河治理,但汾河水质较差的现状并未有明显改观,出境断面污染物浓度虽较入境断面下降不少,但仍为劣五类水质,必须启动对汾河干支流开展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第四阶段的彻底整治。
如何治理汾河流域水质恶化生态脆弱等痼疾,临汾市开出加强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建设的“药方”——
10月20日,临汾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临汾市加强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下简称“实施方案”)并印发执行。
此举标志着临汾市全面打响了汾河流域治理的攻坚战。
据了解,本着“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实施方案坚持“一河一策”,精准发力,坚持干流支流同治,治理保护并行,区域联防联控,全面截污治污,推进生态修复,强化岸线管理,努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汾河管理保护机制,实现汾河干支流全域“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美好图景。
实施方案明确了哪些目标?
▲到2017年底,汾河干流临汾城区段、汾河霍州、洪洞、襄汾县城段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得到解决,所有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涉水工业企业污水排放稳定达到地表水相应功能区标准,煤矿矿井水排放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汾河水质明显好转。
▲到2018年底,汾河干支流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汾河干流沿线垃圾全部得到收集处理,汾河水质力争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
▲到2019年底,汾河干支流沿线垃圾全部得到收集处理,汾河流域全部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汾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
▲到2020年底完成河道管护空间划定和水域岸线确权登记工作,汾河全流域城市、乡村垃圾全部得到收集处理,汾河水质持续改善。
实施方案有何亮点?临汾市水利局信息中心主任杨翀天介绍称——
在顶层设计上编制规划了未来三年临汾市汾河治理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目标精确、定位科学,针对性强、有的放矢。
翻阅这份实施方案可以发现,为确保打胜汾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建设攻坚战,该市全面实施启动了水资源管理保护、水污染治理、供水安全提升、水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5大工程(含22项治理措施)。
这五大工程分别涵盖哪些重要内容?
▲水资源管理保护工程分成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着力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监控能力建设五个单项。
▲水污染防治工程实现对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和整治、加快治理生活污水、深度治理工业污水、开展畜禽粪污治理、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五大治理范畴的全覆盖。
▲供水安全提升工程细分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加快市区备用水源建设两大块。
▲水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加强河湖湿地修复与保护、强化地下水保护、开展重要支流源头区保护、开展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加强岩溶泉域保护、实施采空区治理等内容。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则涉及开展支流水系综合整治、加快垃圾收集处理、加强水域岸线管理、开展确权划界等目标任务。
截至目前,临汾市水资源管理保护等5大工程正有条不紊地协同推进,实施方案已经初步彰显出其强大战斗力――
在汾河排污口整治层面,临汾市开展入汾排污口摸排工作,对汾河临汾段沿线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沿岸59个排污口清单。
在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层面,全力提高临汾市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通过采取敷设截污管网、建设提升泵站,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的方式。
在工业污水深度治理层面,临汾市大力实施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矿井水深度处理等项目。
在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层面,严格控制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少水土流失对地表水污染。
根据10月26日最新监测的数据显示,汾河临汾段出境断面水质较入境断面明显好转――
2013年至2016年,出境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值分别较入境断面下降39%、17%、40%、23%;氨氮年均浓度值分别较入境断面下降21%、43%、39%、54%。
2017年1月至7月,汾河临汾段入境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为57mg/L,氨氮浓度9.9mg/L,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为39mg/L,氨氮浓度8.12mg/L,出境断面与入境断面相比,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下降32%和18%。
由此可见,汾河流经临汾段后水质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川碧水清如许,两岸锦绣入画来;走势若彩练百转千回,蜿蜒似蛟龙遒健魁伟。
这就是大美汾河。
修复汾河生态,再现大河风光,还汾河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临汾进行中……(临汾日报)
记者 王小庚
图片来源:张蕴强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