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85.92万张——这是中行临汾分行近年来累计发放的社保卡数量,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每一张小小的卡片,其背后都凝聚着信息采集、数据核对、信息发送、制卡、发卡等诸多环节的辛苦,是名符其实的“民生卡”。
社会保障卡发放、城镇居民医保交费、出国金融服务、智能柜台、上门服务……近年来,中行临汾分行以“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为战略目标,以服务民生领域、回馈社会大众为己任,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便捷化的金融服务,展示了责任担当、人间大爱的良好形象。
新领域 致力社保事业
2009年,我市的社保卡事业开始起步。中行临汾市分行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效率、最大的资源,调集一切力量专注于这项民生工程。2011年开始发卡以后,该行已经累计发放85.92万张,覆盖了我市“一区两市六县”。
“小小社保卡,涉及群众的基本医疗、养老。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影响深远。”该行承接这一民生工作后,第一时间将社保卡发放工作当做“一把手工程”,纳入全行发展的战略规划,制定专项考核、出台对接方案,全力以赴推进这项工作。2016年,我市加快社保卡的普及力度,要求采集已参保未制卡人员的信息并制卡发放。中行临汾分行当仁不让、主动对接,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数据的核对、信息的发送,加班加点进行社保卡的制作和发放,让群众第一时间“拿到手”“用得上”“用得好”。
那段时间里,中行员工最大的感受就是“责任大”,最普遍的工作状态就是“连轴转”。他们认真分析了全市城镇居民分布情况,在机构覆盖有限、人力资源有限、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合理调配各类资源,调动一切力量在网点设立社保卡发放专柜;针对部分厂矿偏远的情况,组织人员走进厂区开展集中激活;与各社区、居委会、企业深入沟通,通过张贴告示、制定发放时间表等措施,确保社保卡发放工作有序进行。
“居民的社保需求,容不得一刻拖延。”针对部分居民存在的卡损坏、遗失现象,该行党委从解决群众最紧迫的问题出发,设置了“金融+社保”一站式服务网点,进行信息采集、新申领、开卡、挂失、解挂、补换卡、质保换卡、金融账户激活、网上信息查询等业务,解决了制卡、补换卡时间周期长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居民。
新平台 延伸社保服务
社会保障卡是新生事物,增强公众对社保卡的了解是社保卡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中行临汾市分行以网点为阵地,印制了专项宣传资料,向广大客户和居民讲解社保知识,提高对社保卡的理解;针对群众对社保卡的疑问,组织人员走进社区、厂矿、学校,将社保卡知识宣讲走进群众,深入群众内心;与社保部门通力配合,积极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社保卡的关注,让社保卡变成一张放心卡。
为居民发放社保卡只是完善社保制度的第一步,“如何做好社保卡的使用和功能的延伸”是临汾中行一直思考的问题。延伸社保卡服务,既是该行经营发展的需要,更是做好民生服务、致力民生事业的关键所在。
“使沉睡的社保卡活起来、用起来。”该行自觉担当起城镇居民医保交费的重任,主动打通群众交费难题的通道,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在全部网点开设了医保交费专门柜台,开设绿色通道,确保广大参保居民能就近到各网点办理医保交费。
在做好交费服务的同时,该行开发了专门系统推出网银、自助设备、手机银行等便捷交费措施,实现了“足不出户、手指一点”即可完成交费,既避免群众来回奔波,又节省了时间,提供了精准的民生服务。自2015年开始代收费以来,累计服务93万余居民,代收金额达12916.77万元。
新趋势 延伸柜台服务
长久以来,银行部门给广大群众留有“排队时间长、业务办理时间长”的印象。
“向客户提供专业、优质、高效、便民的金融服务,就是中行提升服务的最终目的。”今年,该行率先在全省投产智能柜台,新投产的智能柜台以“客户为本,体验为王”为设计理念,提供了19种个人非现金业务交易场景,有效改善了银行与客户的交互界面。
经过试点投放,效果良好,客户群体的满意度非常高。临汾中行立即集中力量、合理部署,在短短三个月内即完成辖内24家机构的智能柜台投产工作,使传统物理柜台得到有效延伸,大幅减少了客户等候时间,实现了客户即办即走、无需排队。
智能柜台投产后,针对服务客户的主要金融服务需求变化,中行临汾市分行主动适应,积极探索服务客户的新模式和新流程。将更多的员工从柜台释放出来、走进厅堂,为客户提供“一对一”专属的金融服务,推行了陪伴式、关爱式等一系列个性服务。仅在社保卡激活或补办上,每年就要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群体等特殊客户上门服务达百次以上。把服务铸成了该行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倾力民生、服务社会。中行临汾分行交出了一份又一份硕果累累的成绩单。(刘备)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