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临玲:携手搭建家校连心桥
记者 安月琦 文/图
临汾新闻网讯 从事教育事业20余年,市解放路小学工会主席陈临玲深刻感受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日前,记者来到市解放路小学,聆听了这位“老”教师的心声。
简短的交流后,陈临玲直指主题说道:“现在人人都说重视教育,可是愿意跟老师坐下来好好谈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她看来,“学校、家庭共同为孩子的教育发力,才能使孩子获得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很多家长可能因为忙于工作,缺少对孩子的关心,缺少和老师的沟通,很容易就会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断层。”陈临玲说,“比如说,一个学生在学校和别的同学发生了争执,老师引导他们认识彼此的错误并互相坦诚地道歉,这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门沟通课程,可是有的家长出于对自己孩子的保护,很容易冲动地去指责别的孩子,这样孩子们就会陷入困惑:我究竟应该怎么去处理和他人的矛盾呢?这种‘断层’的出现显然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肯定是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不到位引起的,究其根本,是双方的信任程度不够。”陈临玲介绍说,“我们学校有‘家长进课堂,一班一特色’活动,每周家长参与给孩子们讲一次课,一来让家长们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亲子时光,二来也给了家长一个了解我们老师如何工作的机会,增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2018年裹挟着新气象已然到来,在新的一年里,陈临玲希望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共同参与活动搭建起家校连心桥,重新找回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感,共同为孩子的未来携手努力。
黄瑞萍: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
记者 卢婷 文/图
瑟瑟琴音古韵悠扬,缕缕茶香沁人心脾。在近日我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和企业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年会现场,7名身着传统服饰的茶艺师向与会人员奉上了精彩的茶艺表演。她们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从赏具、赏茶、烫杯、投茶、冲泡、敬茶、品茶的独特魅力,着实叫人眼前一亮。而这一切,均是由無茗堂老板黄瑞萍精心筹备,向与会人员奉上的一道茶文化盛宴。
据悉,从各种大大小小会议、节日的公益出演,到亲自举办消夏茶艺文化联谊会,这一年,黄瑞萍除了打点生意、经常前往云南找优质的货源外,还时常出人、出力、选出好产品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是亲自筹备举办有关茶文化的联谊会,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
“做茶求品质,做人讲品行。”无论是交友还是创业,黄瑞萍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好标准、高要求。她诚信做人,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诚信做事,被市诚信促进会授予常务理事单位;她诚信经营,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赖。
“去年6月份,我申请了‘無茗堂’这一品牌商标,今年批下来后,我打算以连锁的形式,从茶山、茶厂到销售,做一条龙的源头茶服务,让更多茶文化爱好者喝得起茶、喝好茶。”对于未来的发展,黄瑞萍自信满满、信心十足。
张引平:期盼工资上涨生活好
记者 卢婷 文/图
有一份工作,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扮靓城市的大街小巷。
在市区建设路中段,一抹橙色身影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格外引人注目。她叫张引平,今年46岁,环卫一线工作了15年。
每天凌晨3时,张引平都会准时、准点到达工作地点,开始一天的清扫工作。“作为一名一线的环卫工人,我能做到的就是保证每天把分内的工作做精、做细。”在张引平看来,环卫工作根本不存在卫生“死角”这种说法,所谓的“死角”,就是活儿干得不彻底。张引平表示,大的道理她不会讲,但她心里清楚,只要踏实肯干,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最近我也有听说我们一线环卫工人的工资要涨了,心里觉得非常高兴。”言语间,她流露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除了收入的增加外,让张引平最为欣慰的是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的关注和尊重。“现在,从领导干部到广大群众,对我们环卫工人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关爱,我们干得更有心劲儿了。另外,市民的素质越来越高,随手乱扔垃圾的人少了。”说话间,育英小学几名刚刚放学的小学生在看到垃圾车后,将手中握的一路的垃圾投入其中。“看,现在学校和家长教育的多好,现在孩子们的素质真的是高。”
说到这,张引平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大儿子22岁,目前在北京当兵,小儿子刚满18岁,学校毕业后去江苏打工了。我希望他们都能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张引平朴实地说道。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