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那么,中午喝完酒休息数小时再开,或者晚上喝完酒第二天早上再开车还有没有问题呢?
近日,高速交警四支队十二大队在隰县收费站开展酒驾专项整治行动,民警例行对一辆黑色小型轿车进行检查,当民警靠近驾驶员时,发现他呼气中带有酒味,仔细一看眼睛还有些红肿。经过询问得知,驾驶员刘某是永和县人,前一天晚上从永和到隰县办事,事后邀约好友吃宵夜,饮酒至凌晨一两点,早上吃过早点,等到八点多钟,自认为酒早就醒了,于是驾车返回永和,没想到偶遇高速交警检查。经检测驾驶员刘某体内中酒精含量为68.74mg/100ml,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随后,民警耐心向其讲解法律法规常识,告知其酒后驾驶的危害,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该驾驶员处以1000元罚款、驾驶证记12分、驾驶证暂扣6个月的处罚。
实际上,这样的酒驾案例并不罕见,有些驾驶员被交警部门查处酒驾后直喊冤枉,明明是昨天晚上喝的酒,为什么第二天早上甚至到中午开车,仍能被查出酒驾呢?
据高速交警四支队十二大队民警介绍,所谓宿醉驾车,是指前一天醉酒,过了一夜之后驾驶机动车上路的行为。由于个人体质差异,对酒精的分解能力不同,大部分行为人在经过一夜休息后仍处于醉酒状态。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醉酒驾车的测试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中规定,酒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因此,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前一天晚上喝了酒,过了一夜再开车就没问题了。因每个人体质不同,宿醉后驾车是否属于酒驾,重点不在于喝酒后休息了多久,而是以体内血液酒精浓度测试结果为标准。正常情况下饮酒后,酒精的代谢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每个人的性别、体重、年龄以及身体素质等不同,每个人对酒精耐受程度都不一样,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也不一样,代谢时间也不同。也就是说,具体的时间与个人酒精摄入量和解酒能力有关,喝了隔夜酒驾车是否构成酒驾也因人而异。只要体内酒精含量超标,不论司机饮酒的时间过去多久,此时驾驶机动车仍属于酒驾(醉驾)。
交警部门提醒:虽然说宿醉的饮酒驾驶主观恶意行为较轻,但血液中酒精含量确实存在,其对驾驶的影响也确实存在,所以也不存在减轻处罚的情况。广大驾驶员切勿心存侥幸,一定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避免“隔夜酒”导致酒驾,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
此外,还有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药品也应注意。开车前记得“绕开”这些食品:止咳糖浆、藿香正气水、含有食用酒精的蛋黄派、豆腐乳等。那么,驾驶员没有饮酒而的确是吃了这些食物“吹出”了酒驾的话,又该怎么办呢?交警部门表示:虽然存在这类能产生“假性醉酒”的食品,如果没喝酒测出“被酒驾”,司机可以解释具体原因,驾驶员无须担心,一般休息十分钟左右再检测,都不会超标,如果再次测试还是超标可以进行抽血检查,得出准确的血液内酒精浓度。
记者 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