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生命线上的急救队

2014-04-24 21:14: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说起“120”急救热线,人们首先想到是一辆鸣着警笛、带着风声、呼啸而过的急救车。的确,急救车总是那样的风尘仆仆,而坐在急救车里的每一个急救人员,无论是大夫,是司机,还是护士,从出车的那一刻,他们就肩负着一项使命;从接到病人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在和死神开始了比赛。4月23日,记者深入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并随同急救人员出访一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他们奔走在生命线上的点点滴滴。

很多市民总认为市区的“120”急救中心位于解放路上的市人民医院中,但事实上,因为顾及到交通拥堵问题,我市市区的“120”急救中心在交通状况相对较好的迎春南街上。“我们的工作岗位就在急救车中,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出诊,接到病患后,在车上进行初步的诊断并做出一系列的抢救措施,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将病患送到固定或最近医院的急诊室中。”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的李爱平主任告诉记者,从患者上车的那一刻,急救人员就肩负着患者的生命,要做出最快、最准确的判断,然后做出最及时的处理,并且还要做出最精准的记录,直到移交急诊室,这样才算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相对其他的医职人员来说,急救大夫的工作压力更大,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更多,因为只有急救大夫才需要了解所有的医疗技术,也正因为如此,能成为急救大夫的人总是那样的少。“北京一家大型医院曾招聘了100多个急救大夫,结果一年后只有四个留了下来,这说明这个职业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掌握的医疗技术也必须要广泛,假如你只会骨科,但面对大出血的病患,岂不是束手无策。”李主任说,急救对医职人员的要求高,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压力太大,休息时间太少,出外接诊还会面临很多未知的危险,所以愿意干急救的人一向很少。

人才少,任务重,这就是急救工作目前的处境之一。李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市区急救中心共有 九部急救车,十几个急救大夫和二十多个急救护士,为了能确保完成每一个急救任务,大家已经很多年没有休过周末了。“我们忙一些到是不怕,最讨厌的还是那些骚扰电话,因为120这个号码是免费电话,没有手机信号也可以拨通,所以我们经常会接到一些无聊的骚扰电话,要么是虚假信息,要么是打通电话不说话,仅这一项就浪费我们很多的资源。”李主任说,他一直想和警方进行沟通,看能不能对“120”电话设置一些保护。不过,今年急救中心将升级一些系统,升级之后,急救电话就有了过滤的功能,骚扰电话也会慢慢减少的。

急救中心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偌大的急救平台中,不时有电话响起,而每一次电话铃响起,急救人员都会做好出发的准备,记者随急救人员出访一线,实际了解他们是如何进行急救的。当日10时许,一通来自中大街橄榄苑小区的急救电话吸引了值班人员的注意。

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尚未结束,急救人员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记者随同上了车。

“一支急救队伍需要大夫、护士和司机这三个职业,或者说这三者缺一不可,每一次出发前,我们其实都不知道患者到底是什么情况,因为拨打急救电话的那个人可能并不是患者的亲人,也可能根本说不清楚患者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急救护士许茹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拨打急救电话时,打电话的人需要清楚地交代患者的地址,要简明、扼要地说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及主要症状,如突然胸痛、昏迷、出血等,以便可以判断需做哪些急救准备,将患者送往哪家医院最好。

急救车一路飞驰,但走到鼓楼广场的时候,急救大夫张国旗却突然接到总部的电话,随后警笛声停止,车速也渐渐慢了下来。“白跑了,患者自己打车去医院了。”司机赵明泽告诉记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患者的伤势应该不重,自己可以去医院,这还算好的,有好几次,到了现场之后竟然找不到患者也找不到打急救电话的人,这明显是恶作剧。

虽然白跑了一趟,但急救车里的急救人员并没有感觉到什么。

“这是我们的工作,别人可以恶作剧,可以消遣我们,但我们对待每一个急救电话都必须做到全力以赴,这是我们的职责。”张国旗说。

11时,记者一行刚刚回到急救中心,就又接到一个新的任务—— —木材巷发生一起车祸,有人需要紧急救援。司机赵明泽二话不说,拉响警笛,带着急救小组朝木材巷驶去。“如果是车祸的话,可能会是撞伤,大出血也有可能。”在去的路上,护士许茹一边做着准备一边告诉记者,目前最大的可能就是撞伤,但他们却必须做好全部的准备,因为在生命面前,他们赌不起,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可以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10分钟后,急救车来到了木材巷口,一位老人被人搀扶着站在车祸现场的旁边。“老人刚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没有撞伤,但老人惊吓到了,心脏很不舒服。”老人的亲人着急地对急救人员说。

急救人员初步判断老人的情况后,将老人带上急救车,大夫张国旗一边给老人做心脏康复术,一边为老人插上氧气。护士许茹一边测量老人的血压,一边记录老人的生命特征。司机赵明泽熟练地驾驶着急救车,用最快的速度朝市人民医院驶去。此时,整个抢救的过程严肃而安静,大夫张国旗不时查看老人的眼睛,并小声交代护士许茹一些事情。就这样,在整个急救小组的精心照顾下,老人顺利被送进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内。一番交接之后,此次急救任务顺利完成。

“病患被安全送进急症室,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我们交接的并不只是病人,还有病人最基本的情况,而急症室的大夫们则会根据这些情况做出最科学的治疗方案。”大夫张国旗告诉记者,做急救这行,态度一定要端正,要随时顾及病患及家属的心情;心思一定要缜密,要及时掌握病患的情况做出准确的抢救方案;头脑一定要冷静,保持良好的状态面对突发情况,并做好急救的一切准备工作。(杨全 田志华)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