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界人士一起努力助残圆梦

2014-05-15 22:08: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策划语:今年5月18日是全国助残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

据悉,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涉及2.8亿亲属;我市共有30多万残疾人。近年来,我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市残联实施了“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康复救助”爱心工程”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等等,让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社区卫生服务站、社会爱心企业、各界爱心志愿者纷纷参与到助残、帮残的活动中,满足了困难残疾朋友精神援助和生活需求,逐渐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策划人:

(郭秀婷)

按摩师:黑暗之中,为别人“明灯”

10岁时,一场意外夺走了他明亮的双眼。面对黑暗中的种种艰辛,他没有自怨自艾,凭着坚毅、乐观的品格战胜一道道难关,用双手找寻到生命的光明。他就是盲人按摩师薛鹏,虽然他什么都看不见,却给许多残疾人带来了色彩斑斓。

2004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薛鹏重返家乡,开起了属于自己的盲人按摩理疗中心。

没成想开业初期,他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店内门可罗雀,店外总有一群不怀好意的人等着看他的笑话。

“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可以拷贝,什么都靠自己一个人慢慢来。我相信,只要怀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够坚持下去。”薛鹏并不气馁,将他人的冷嘲热讽化作奋发向上的动力,他的理疗中心渐渐名声大噪,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张罗了一家分店,加盟了一家矫正青少年视力中心,还投资了两家服装店。

曾经的辛酸与无奈,使薛鹏深深体会到残疾人就业的不易,他开始广发“英雄帖”。“起初招聘按摩师时,都是我四处找来的,有视障人士、肢残人士等。随着我在残联职业培训学校担任名誉讲师后,选拔的途径就拓宽了,还有一些学员是 慕名前来。”薛鹏娓娓道来,我看中的是学习能力强、能和顾客进行良好沟通,并且心向往之,能耐住性子和寂寞的人。”“你虽然是残疾人,但你和正常人一样必须接受市场的竞争,明白优胜劣汰的道理。天上不会掉陷阱,你不可能依靠社会的同情心生活一辈子。”这是薛鹏在招收学员时经常会说的一句话,他希望学员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手艺,而是立足于激烈社会竞争之本。

薛鹏从来不忌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观念,而他手把手毫无保留地将按摩技艺一一传授给自己的徒弟,甚至鼓励有资质的徒弟勇敢接受挑战。在他的资助下,先后有9名徒弟创业成功,小生意蒸蒸日上。

薛鹏曾说过,真正的“盲人”不是双目失明的人,而是内心缺乏远见的人。他尝试过发展,承受过失败,一步步摸进了成功的门槛。“下一步,我将着重社区化发展,形成连锁式经营。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才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他或许是上帝的宠儿,命运才会如此垂青他,使他的世界上演着不停息的精彩。(李静)

企业:扶弱助残,我们未缺席

济弱扶残,临汾这块热土上的许多企业从来不曾缺席,信手拈来,事例比比皆是。

山西焦化集团公司一直很重视残疾人事业,经常向省、市、县各级残疾人组织捐款,曾为多名职工做了白内障手术;为多个聋哑儿童配置了助听器,并进了语言训练;为多名残疾职工配发了轮椅;为多个残疾职工子女安排就业;先后为100多名残疾职工办理了残疾证。

在公司分流时董事长指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五类人员不得转岗,一名职工给领导写信要求安排残疾子女就业时,董事长批示:残疾人是弱势群体,要予以特殊照顾。”临汾市社会福利厂是市民政局直属的社会福利企业,主要为全市五保户、贫困户生产加工救灾衣服、被褥,厂里针对残疾人的特点,鼓励全体管理人员学手语,与职工多沟通、多交流、交朋友,营造扶残助残促和谐的良好氛围;厂工会建立了贫困职工档案,对每个残疾职工家中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帮助他们申请低保、助学金、廉租房,享受多方面优惠照顾,工作上细致入微。同时,厂里一直把残疾人工作重点放在技术扶持上,使残疾职工在这里学到了一技之长。

吉县云安批发部多年来关心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坚持“节假日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的规定,慰问残疾人的善事制度共计送达几千人次;积极赞助举办残疾人科技讲座、专业技术培训,动员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自主创业,开办个体工商户多家,企业共计安排残疾人十多人。

在帮助残疾人升学就学方面,该批发部慷慨扶助,对贫困残疾人子女在县里上学的提供书本费和学杂费万余元,对考入本科、大专、中专的贫困残疾学生分别给予2000元、1000元、500元的一次奖励救助金。此外还为特困家庭精神病患者免费送药,对实施康复手术的困难残疾人给予适当的救助。

……其实,类似这样的企业数不胜数,扶弱助残的这朵文明之花在临汾已经蔚然成风,大家都争相把为残疾人多做点事当成自己的本分,热心、积极、无私地扛起了这份社会责任,让众多的残疾人朋友倍感温馨。

(韩晓芳)

乡宁:助残经验,要大力推广

作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乡宁县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主题,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残疾人康复服务为宗旨,创新康复服务模式,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康复服务,共为13783名残疾人提供了各种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全县残疾人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喜获中残联、香港复康会联合表彰“中国农村社区康复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最佳实践创新”奖,更被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授予“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

“调查以乡镇为单位,村委为依托,逐户逐人进行摸底,人人见面,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乡宁县残联副理事长温水龙介绍,经过调查,该县残疾人有13783人,占全县总人数的5.99.%,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8271人,康复需求筛出率2.6%,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人数13783人,建档率100%。全县共有10个乡镇卫生院和182个村级卫生室都设置了康复室,设置率100%;配备了193名康复协调员,配备率100%;所有康复室都配齐了康复器材,达到了“七有三建两明确”的标准。与此同时,记者从乡宁县残联获悉,在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工作中,通过电视台、散发传单、技术赶集、进学校厂矿、医院、车站等公共平台及场所广泛宣传,使白内障复明手术知晓率达100%;邀请知名眼科医院的眼科专家,分赴各乡镇,进村入户进行筛查;建立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服务长效机制,做到“发现一例,复明一例,幸福一家”的效果。

“成功实施中国残联香港复康会农村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后,借鉴香港复康会的康复模式,县乡以社区为单位不定期召开残疾人亲友联谊会。”温水龙介绍,该联谊会由社区康复协调员、各类残疾人和残疾人家长参加,引导残疾人及其亲友相互之间交流康复方法、体会和心得,相互支持与帮助,进一步增强康复信心,畅通与社会交往的渠道。同时经常开展正常人体验残疾辅助用品的感受,残疾人交友会,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游戏,以提高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信心和勇气。同时针对每位残疾人的特点,量体裁衣,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服务,有康复需求的通过实施辅助器具适配、转介训练、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服药住院、心理疏导等形式进行医疗康复;其他的残疾人通过纳入低保对象、危房改造、阳光家园”托养服务、燃油补贴、残疾人驾驶小汽车、扶贫救助等社会化的形式进行服务。(卢凯)

志愿者:有我们在,你们不孤单

你们失去了听力,我们当你们的耳朵;你们看不见世界,我们充当你的双眼;你们发不出声音,我们向社会传递你们的心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因为有志愿者,残疾人并不孤单。

山西师范大学的236爱心社从创立之初就不断组织校内志愿者进行公益活动。

“去年冬天,我们把170余条手工编织的围巾送给了临汾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带来的温暖。

曾举办多场爱心义演活动,邀请一些聋哑儿童或盲童来表演节目,彰显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发动慈善募捐活动,用来资助弱势群体。”236爱心社负责人秦子君介绍道。

在这些志愿者们看来,爱心公益活动并不专属于逢年过节,把这些活动常态化才是志愿服务目标。据了解,236爱心社的成员们每两周都会去临汾市特殊学校陪孩子们一起聊天、做游戏,把外面的新 鲜事物带给他们。为了更好地对残障儿童进行志愿服务,236爱心社曾组织志愿者学习诸如“谢谢”、你好”之类简单的语,对相互间沟通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由于我们对手语不是特别熟悉,与聋哑儿童沟通时就会有些困难,甚至有一定的障碍。在互动的过程中总是害怕由于我们照顾不到让这些孩子遇到什么危险。”秦子君如是说。

在秦子君看来,虽然他们确实在帮助残障儿童,但绝不能把他们当成弱势群体,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关心他们。

“我们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有些人总会把一些十八九岁的成年人当成八九岁的儿童,这样有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我们要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考虑,假如我们是残疾人,我们最需要什么。”除了学生社团,社会中也有许多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团队,他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不求回报,只想用行动告诉残疾人:有我们在,你们并不孤单。(弓佩玉)

残联:爱心工程,残疾人受益

俗话说:有啥都别有病”。若家中有一个残疾人,全家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目前,我市共有30多万名残疾人,其中有脑瘫、智障、聋哑等儿童,也有后天造成的肢体、盲人等残疾人。作为残疾人的“娘家”—— —临汾市残联,多年来,在临汾市政府相关部门资金、政策等支持下,实施了“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康复救助”爱心工程”“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等一系列惠民项目,让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市残联理事长张爱萍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府、企业、志愿者帮扶助残的力度是越来越大,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8年,她提出残联文化建设,以读书活动和各种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残疾人工作者素养。同年,在全市实施创建残疾儿童康复无盲点市工程,打造了康复工作品牌和“亲情一家人”临汾服务特色,努力营造人道主义社会氛围。

今年,我市其他13个县(市、区)也开展了这项服务,侯马市残联走村入户,先让残疾人填表,待残联点评后,再根据每个残疾人的需求进行回复;汾西县残联和当地妇联联合,先调查,再进行回复;翼城县残联和当地组织部联合,所有支部书记和委员共同参与,全面开展了扶贫助残工作……每个地方都彰显出各自的特色,在这项服务中,他们不仅进行了政策宣传,还上门为没有办理残疾证的残疾人办证,最后再进行业务结合。张爱萍说:以隰县为例,他们开展这项服务的同时,还进行了白内障大筛查,12000多名眼病患者中,有527名白内障患者,并对217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手术。

这样既宣传了国家政策,又解决了民生问题,所以很多残疾人都说,‘残联就是我们的娘家’,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这个‘娘家人’。” (郭秀婷)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