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6月9日晚11时,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这4名儿童最大不过13岁、最小只有5岁,事发时并没有监护人看管,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已经去世,而年迈的外公、外婆并无照料孩子的能力。这4名自杀的留守儿童被媒体关注,使整个社会惊愕。他们的自杀令人心痛,但更令人心痛的是他们自杀前的绝望,是什么让年幼的孩子选择自杀?为什么孩子在遗书中提到死亡是多年的梦想?4个孩子的死亡,越想越令人感到心疼,触动着众多为人父母的神经。
从当地官方披露的信息看,这家有低保、有存款,也有存粮,生活水平在当地属中等水平,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那样赤贫。这说明,这些留守儿童,真正出了问题的是心理方面。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越来越为人们关注。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不仅常常受到意外伤害,在学习、生活、品德和行为养成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独居的留守儿童,不仅在生活上是“事实孤儿”,心理健康状况更是存在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关爱留守儿童,不能仅停留在解决温饱和避免意外伤害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尤为重要。这些被留守的儿童,他们最需要的救助与关爱是心理上的,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爱护,是完整的家才能给予他们的安全感。
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需要整个国家花大力气,需要各级政府真正把关爱救助留守儿童放在重要位置。家庭对自己子女的养育负主要责任,政府虽并不能代替家庭来直接承担这一责任,但可以通过制度革新,使他们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健健康康地长大,避免家庭养育缺失、缺位,从而真正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譬如说,社会能够尊重那些因为贫穷而在城市里面打拼的外来务工者,给予他们最起码的公正对待,哪怕是容许他们居住在最简陋的棚屋里,让他们的孩子能够在父母打工的城市接受教育,如此,不仅仅是有利于经济发展,而且能尽量减少悲剧的发生。(白洁)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