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王伟
在过去几个月里,不仅中央各新闻网站通过自查自纠积极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各商业网站也结合各自实际,深入查找虚假新闻、有偿删帖、负面信息扎堆、稿件来源不规范、工作流程不严密、监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真的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吗?回答是肯定的。据国家网信办2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仅今年2月就接到网民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违法行为的举报2091件。全国新闻性网站全面整顿,新华网等中央新闻网站、新浪网等商业网站在专项整治工作启动后纷纷行动起来,全面清查 主动拿自己开刀。一是对历史稿件、历史帖文、历史页面进行全面回查,检查稿件、帖文内容是否符合栏目定位,是否遵循采编流程,查找是否存在利用违规发稿发帖、聚集负面信息等手段进行网络敲诈、发稿牟利的行为;二是对稿件删除记录进行全面回查,将通过审批的稿件帖文删除记录单和后台删除操作记录互相对照,查找是否存在不按审批程序擅自删稿删帖行为,查找是否存在借违规删稿牟利行为;三是全面盘点现有业务,查找是否存在私自将网站频道、栏目、社交账号外包牟力的行为;四是对技术开发系统进行全面盘点,查找是否存在通过渗透技术维护、开发团队甚至外包团队,越过采编审操作流程实施违规操作的行为;五是查找是否存在部门员工创办、参股各类广告或文化公司,利用职务之便拉广告、搞创收问题。
但是,坊间也有舆论非议直指“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之责,完全新闻网站之过,笔者从事新闻工作14年深有感触,“网络敲诈”说到底就是“新闻敲诈”,只是网媒时代,虚假或者负面新闻报道的一个怪胎、变种。有道是“学坏容易学好难”,网媒快速发展至今,一面是对于网络新闻报道的监管制度常常“迟到一步”,另一方面个媒体门槛和资本投入的降低,导致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消息、负面消息、合成消息进行“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赚足了黑心钱,昧心钱,也让真正的媒体公信力大打折扣。
面对饱受诟病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各网站首先要有向自己开刀的决心和勇气,还必须真正找到清除各种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良方。其次,国家应该建立机制、立规矩、下狠手、出重拳,既划高压线以内治,又强化监督以外治,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最后,民众应该提高甄别消息的能力,甘做正能量传播者,抵制负面报道。总之,抵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只有靠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遵守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此外,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是国家网信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严打击网络非法活动、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推动实现网络空间全面清朗的重要部署,也是在当前传媒格局深刻变革、舆论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提升网络媒体自身拒腐防变能力,保持肌体健康,在利益诱惑面前不变色、不变节,始终保持新闻职业操守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