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昨天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是我市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全年目标任务,为做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各级各部门要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奋发有为的状态、改革创新的精神、勇于担当的作为,审时度势、精准发力,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我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中央、省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当前形势。辩证地看,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看到困难局面,切实增强底线意识。随着全国经济下行对“资源型经济”的影响,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回落,投资后劲有所减弱,结构性矛盾突出,财政增收难度加大,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困难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坚定迎难而上的信心。大的发展上,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宏观政策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政策利好和现实机遇。我省被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战略,对我们开放发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将形成有力拉动。内部条件上,这几年,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始终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产业转型的基础更加牢靠,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跃升,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被列入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成功申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入围国家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等等。这些都为我们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汇集,动力转换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临汾发展的上升通道已经打开。总体来讲,尽管艰和险在增多,但时和势都在我们这边。只要我们咬紧牙关、顽强进取,不走神、不松劲,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成绩。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确保经济工作精准发力、深入推进。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这是中央交给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上下要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始终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我市还是欠发达、后发展地区,最基本的市情是发展不足,无论是扩大经济总量还是保持社会稳定,无论是强市还是富民,都必须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必须以一定的增速作为保障,这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要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当前特殊时期,扩大投资仍是撬动增长的“黄金支点”。要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我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本质上还是结构问题。当前市场需求不旺,正是我们从供给侧入手,吐旧纳新、推陈出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去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推进“三个突破”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年要巩固成果,继续推进“三个突破”,构建发展新优势。城镇化是历史趋势,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要统筹国土空间、产业布局、人口规模、环境容量等各方面关系,全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我市经济的重头在县域,压力在县域,潜力和希望也在县域。要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六大发展”的重要载体,着力强化产业支撑、改善发展条件、优化发展载体、增强发展动力,努力构建竞相发展格局。当前区域发展已显现出一个基本趋势,生态不仅是发展资源,而且是重要的发展资本,生态的保值增值,是其他发展要素保值增值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大力推进“生态立市”,着力建设美丽家园。内陆开放是我国未来开放最大的潜力所在,也是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要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全面提高开放发展水平,增强全市发展动力。
五年发展看头年。能否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事关当前,关乎长远。全市上下要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圆满完成今年各项任务,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