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契机在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且善于培育这种积极因素,走上成功的道路。
一个顽皮的学生于常人视为惹祸捣乱,于真正的教育者则会发现其优缺点,并由此寻找到教育的契机。
大凡成功的教育者无不具有灵心慧眼,发现独具一格的教育契机。大教育家陶行知去朋友家,朋友正被5岁的儿子闹得心烦意乱,无计可施。
一见他,朋友的太太滔滔不绝地诉苦,这孩子昨天把我的怀表拆了,气得我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陶行知听后叹息道:“可惜了,你‘杀死’了一个爱迪生呀!”那太太不解地瞪着两只大眼睛望着他。他解释道:“你儿子5岁就能拆怀表,说明他很聪明,也很能干。当然他还没有聪明能干到可以把怀表组装起来的程度。他的聪明、灵气,让你给打跑了,他的双手和大脑让你打得不敢动了,岂不是打杀了有可能成为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吗?”“啊呀!那我该怎么办?”太太急切地问。陶行知不慌不忙地说:“你应当鼓励他,同时带他一道把表送到钟表铺去修理,让他留心看钟表师傅是怎样把表装起来的,平时,你可以引导他玩些科学游戏,培养他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习惯,将来或者真能成为科学家哩。”
将怀表之类的东西拆开,寻常眼光认为是“破坏”,而教育家则视为“创造”。
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小学生麦克劳德的作品。当年他出于好奇,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就杀了一只狗。这只狗恰巧是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麦克以惩罚,罚他完成这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有名的解剖学家,得益于校长很好地把握了教育的契机,把孩子引向一条正确的道路。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发明是在意外中诞生的。你如果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那么就不要害怕孩子闯祸,更不要怕孩子失败,让孩子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努力改变现实,奇迹就会出现。(许秋菊)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