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教育也需打打假

2016-03-17 10:3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每年的3·15,央视都会推出一台大型晚会,曝光一些行业潜规则和一些企业、团伙或个人诈骗的黑幕。笔者发现,尽管曝光的行业不少,但是独独缺少了一个行业,那就是教育行业。其实,教育行业也亟须打假。

  “假论文”:这应该是教育领域中假的最多的东西,一些人为了职称或者其它需要,费尽心机或是摘抄别人,或是网络拼凑制造出一篇篇所谓的“论文”,并想尽办法发于报刊。此种现象由来已久,不少人也借助于此达到了预期目的。

  “假名校”:一些学校为了名气,热衷于争抢各种荣誉牌匾,这些牌匾对于学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实际上其中的好多牌匾是没有什么含金量的。一些骗子也利用一些学校管理者的这种心态,搞一些诸于“百强”之类的牌子忽悠人,却有人甘愿上当。

  “假名师”:有些人的“名师”称号不是靠实际本领得来的,而是靠其他手段获得的,这在教学中常常会使他们自己处于尴尬境地,也会有损“名师”这个荣誉。也许这些名师需要好好反省自己,多在自身上下点功夫,把自己打造成真正的“名师”。

  “假课堂”:有些学校吸引外人眼球的做法就是用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假象让人信服他的课堂。比如某些课改学校,有领导或专家观摩课堂时,就发动全体师生提前做准备,甚至精确到哪个问题由哪个学生来回答,老师怎样评价。待来宾观摩时,全体师生精心表演给大家看,等来宾走后,一切如旧。

  还有什么假招生、假培训、假成绩、假学历……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教育者如果不放下追求名利的心态,各种反教育的行为就会层出不穷。教育需要打假,只有把那些反教育行为清理干净,教育才会有美好的未来。(郭璞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