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地方保护成讨薪拦路虎
李媛
陕西岚皋县180余名农民工赴河北青龙县一家矿业公司打工,遭遇巨额欠薪多次协商未果。承包人及部分工人在向青龙县政府表达诉求时被刑事拘留,随后被青龙县法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刑。岚皋县委、县政府派出工作组赴青龙县交涉,却被拒之门外,两名证人也被当地警方带走并刑拘。
现实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如果由政府或组织出面协调沟通,事情一般要好办很多。即便是结果难以尽如人意,至少程序上“公对公”会显得比较理性平和,断不至于将人拒之门外。然而,青龙县的案例似乎提供了反证。虽然目前还不知其为何将异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组拒之门外,但这种行为本身却凸显出令人担忧的权力蛮横:对待“同根生”的公权部门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讨薪的农民工更是像严冬一样残酷!
岚皋县既然组成工作组为农民工讨薪,应该说有充分证据证明青龙县这家矿业公司拖欠工资。但在青龙县却出现荒唐一幕:当地人社局副局长说,只欠农民工350万元到500万元的薪资;而当地还有相关负责人竟称,不欠农民工钱,反而是民工欠矿业公司钱。显然这两种说法涉嫌包庇当地企业,后者更为离谱。
在农民工自由流动的今天,出现跨省讨薪现象也在意料之中,之前有过多个案例。而地方组成工作组跨省讨薪照样不灵,似乎还未曾出现过。这个事件表明,并不是每个地方“守夜人”都是正义的化身,都是替农民工维权的使者。如果连阵容强大的“讨薪团”都被拒之门外,凭农民工个人能力怎么可能讨回血汗钱?
笔者以为,解决欠薪这个问题,必须要破解地方保护主义,因为被欠薪的农民工,无法与强大的地方保护力量进行公平博弈。尤其是跨省欠薪,农民工在外省市人生地不熟,更难以讨薪。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