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笔者应邀观摩了一所民办学校。当步入这所学校的东校区时,发现该校区原来是租用的一所公办学校的地方。这所公办学校将一部分用来供本校办学,另一部分则租给民办学校办学。于是,整个校园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一方面民办学校校区里热热闹闹、活动丰富,师生意气风发;另一方面,公办学校校区里冷冷清清,鲜有活动,师生脸上的表情似乎也有些许无奈。
眼下又到了招生季。对于家长们来说,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上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选公办、民办可谓各有利弊。相对于公办校义务教育阶段“划片入学”的机制而言,民办校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实行了统一选拔,生源比较好,另外还开展特色教学、开设了各种实验班,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由此,近年来,临汾家长选择上民办校的很多,给公办校的招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为此,一些公办校颇有微词,认为民办校的存在威胁到自身发展,对本校的生源造成不小的压力。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公办校如何扭转这个颓局呢?
窃以为,公办学校须有市场意识,能够扬长避短,主动与社会接轨,办出特色,提升美誉度。这就需要利用自己的“优势”,例如,办学的费用由政府承担、教师队伍相对稳定、有比较稳定的生源,这些都是公办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在这个基础上,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认真向好的民办学校学习,例如加大管理力度,不断学习新的教法,不断调整办学方略,不断提升办学质量,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动向社会开放。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走出去了解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让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完善,实现分层式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师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公办学校一定要探索和形成自己的独有特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对一些民办学校的观摩中,笔者发现好的民办学校都很有市场意识,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课堂向社会开放,吸收和学习一切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加大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相比之下,一些公办学校坐等学生,消极被动,不重视内涵发展,不重视宣传,这也是他们生源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打出拳头,营造特色,相信一些公办校在生存发展中的困局会有所改善。(郭璞)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