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感恩母校是一种纯洁的情感

2017-05-24 10:3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日前,在参加某校举行的校庆活动中,听见一些学子这样议论:内心感念母校,可又害怕回到母校,一是因为自己这么多年没有混下什么名堂,也就是平凡人一个;另外,一些学子给母校又是捐钱又是捐物,想想自己不能为母校做什么,心里很惭愧。

  相信有这样想法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小草之所以感恩阳光、感恩雨露、感恩大地,皆因为她的成长有阳光的哺育、雨露的滋润、大地的支撑。人也是如此,是否懂得感恩是人的基本素质的体现。学子对母校也是这样的,年龄越大越是恋旧,尤其是经过若干年后回到母校的时候,看着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看到自己的老师、同学,无论过去是否有过怨恨,此时都是那么温暖,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光。此时学子流淌的是对母校的爱和感恩,希望为母校做些什么,希望母校越办越好。

  然而,近年来的社会风气却让人们患上了“聚会恐惧症”。比如上述的校庆日师生聚会、同学聚会等,一些学校和一些师生的表现让纯洁的聚会沾满了铜臭味。某些学校搞校庆捐助,一些高官、富商学子纷纷表达心意,校庆日变成了捐助会,谁捐得多谁就有面子,校领导就会对其格外关注,请为上宾。相反的,某些混得不太好的学子,虽然有对母校的感恩心,却没有能力做什么,又被那些风光的学子比了下去,不但体会不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那种久违的亲切感,恰恰相反,还徒增了自卑、沮丧。这种遭遇造成了心理上的失衡,因而产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些说法。

  其实,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感恩是不可以量化的,更不可能用钱来衡量。作为学校,不但不能以任何名义号召和接受学生的捐款,还应该引导他们勤俭从事,力避借校庆之机请客送礼、铺张浪费。对于学生来说,表达感恩的方式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如在校园里种棵树,让感恩之情和小树一起成长;给教学、管理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使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学校、老师、同学们创作一首歌,写几句诗,留下几段视频……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没有花太多的钱,相信于校于己都会留下终身难忘的回忆。

  郭璞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