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9月10日,陕西宝鸡一网友在微博发文称,位于宝鸡市居然之家世纪荟萃店内的懒家婆家装公司对未完成销售业绩的员工集中胸前举牌拍照,并勒令其他员工在朋友圈中转发照片。照片中,十名男女营销人员每人举着牌子,牌上写着“混吃混喝奖”和“警示牌”,警示牌大致内容是没完成任务,拖了后腿,以此为警示。这样的管理让员工很受伤。
无独有偶,早在今年7月,一段据称是发生在成都新都区大丰一摄影公司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里,因未完成业绩,员工被公司要求喝厕所便池里的水。据了解,事发地有误,但视频中的行为却是真实发生的。“未完成业绩罚喝厕所水”事件真实发生地为广安岳池九龙镇一家名为“大风车儿童摄影”的摄影店。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践踏尊严”的侮辱式惩戒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个例。从令其当众下跪、自抽耳光到逼迫“喝厕所水”“吃蚯蚓”等,手段五花八门,其目的就是要培育逆来顺受的“奴化式”企业文化。此等奇葩怪象屡禁不止,或不无与“就业难”背景导致的用人单位话语强势与权力任性有关。
其实,对员工的侮辱式惩罚,短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员工努力去完成业绩,但长期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只会增加员工对企业主或相关负责人的厌恶感,导致员工对企业很难有归属感,一旦遇到其他适合的或更好的工作岗位,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跳槽离开。因此,这样的企业就很难留得住人才,企业想发展壮大也就失去了人才的支撑和保障。
笔者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教育,让企业主知晓对员工侮辱式惩罚的违法性质,同时加强必要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实施侮辱式惩罚的企业主或负责人的违法成本,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才有震慑力。此外,员工在遭遇侮辱式惩罚时,要勇敢地说“不”,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和揭发,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样,侮辱式惩罚才会销声匿迹。
(李媛)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