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平台强化服务保障

2014-07-15 09:26: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自觉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依托执法办案,通过打造服务平台,突出服务重点,强化服务保障,着力为“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选准切入点 注重打造服务工作平台

坚持高标准定位,科学谋划,确立“立足职能、拓宽渠道、主动服务、保障发展”的工作思路,将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政治任务来抓,出台《关于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改革创新、转型攻坚、环境提升、服务群众“四个年”活动的意见》,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同时,与工商、税务及重点项目单位密切联系,共同研究促进发展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服务针对性。全市检察机关还搭建平台,改进服务方式。依托检察机关派驻沿汾县驻乡镇检察室、驻企业检察室等工作平台,对重点项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分析各类案件情况和发展态势,选取典型案例进入乡镇、企业开展法制宣传,并进行现场法律咨询。同时,推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今年以来,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522次,涉及5162个单位7082名个人,3个单位11名个人因有犯罪记录被清退出建筑和招标市场。

找准服务点 注重惩防重点领域犯罪

全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黑恶势力、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打击金融诈骗、串通投标、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惩以暴力、胁迫等方式收取“保护费”、强迫交易等犯罪,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今年1-5月份,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356件526人,起诉478件705人,维护了社会稳定。

全市检察机关还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服务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行政监管等职责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职务犯罪案件,创优投资环境。今年以来,共立查各类贪污贿赂犯罪95件138人,立查渎职侵权犯罪21件37人。同时,加大预防重点领域职务犯罪力度,将廉洁服务措施从“亡羊补牢”转为“未雨绸缪”,主动送法进项目工地、进企业,帮助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涉检涉法问题。今年1-5月份,共开展各类预防调查21次,案例分析21次,警示教育105场,对发现存在漏洞易引发犯罪的环节,通过分析案情,及时向相关企业发出检察建议44份,围绕全省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十百千”专项活动(即围绕全省十个重点领域、重点跟踪百个督办项目,并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建立一千个预防职务犯罪联络点),在沿汾县区9个重点项目,建立预防工作联系点50余个,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全市检察机关强化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高度重视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加大对涉及群众根本利益问题的监督力度,坚持运用检察建议、检察公函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积极参与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百日会战”专项行动,认真开展了“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59件,监督公安机关撤案3件,纠正侦查活动违法55件,对法院各类判决提出、提请抗诉21件。

探寻结合点 注重强化服务保障

全市检察机关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坚持依法平等服务原则,切实做到“四个避免”:避免超越检察职能越权办案;避免因企业规模大小、性质不同搞区 别对待;避免借口服务企业发展,利用检察权搞地方保护、执法特殊化;避免借口影响企业发展,回避办理发生在企业的案件。依法妥善办理各类企业投资纠纷中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深入推进“阳光检察”工程,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不断加大检务公开力度,扩大检务公开范围,通过发放宣传单、送法进企业、乡镇、社区等形式,拓展服务领域,主动深入企业掌握情况,利用已开通的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平台,将检察机关服务沿汾县区经济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各项措施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在今年的举报“举报宣传周”活动中,现场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544人次,制作展板100余块,出动宣传车73辆,深入基层厂矿、社区宣传157次,接受宣传人数近5万人,散发宣传材料5万余份,发布广播26次,检察长发表电视讲话18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全市检察机关还努力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是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将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知识纳入干警学习培训内容,努力提高干警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的能力。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改进作风,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不断提高检察机关服务“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建设的水平。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