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9 08:5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燕真 范韶华)曲沃县自2010年实施设施蔬菜、葡萄水肥一体化项目以来,采取部门联动、强化服务、创新机制等措施,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高效示范方550栋、1600亩;葡萄水肥一体化高效示范方2500亩;建设600立方大型蓄水池一座,30立方米的蓄水池16座,15立方米的小型蓄水池60座,铺设地下通水管17000米,铺设地面滴灌120万米,建设基层配肥站1个,初步实现了项目示范区地下地上管网相连、水肥精确调配、统一集中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部门联动,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该县成立了领导组,及时召开协调会,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技术指导组农技人员到项目区调查摸底,深入项目区手把手、面对面地对菜农和果农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支撑服务,解决技术问题,确保了项目的高标准实施。
强化服务,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该县一是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蔬菜日光温室黄瓜套种苦瓜种植技术管理规程,制订了温室蔬菜施肥方案,开展了农民技术培训,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二是组织下乡工作组,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田间调查,农户跟踪服务,土样化验,制定了施肥建议卡,指导配方施肥,进行节水、节肥、产量对比试验等。三是设立室内资料汇总组,负责田间调查和农民跟踪调查记录,化验结果、各种合同、协议书以及数据库的建立等工作,对技术档案资料统一管理。四是在技术管理上,建立了目标责任制,使技术员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有责任,尽职尽责地做好项目实施工作。五是通过播放专题片以及现场培训等形式,积极宣传水肥一体化技术优点,宣传项目实施的效益。项目实施以来,先后对项目区菜农和果农进行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10场次,日光温室黄瓜和红提葡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培训10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现场发放技术材料11000余份。
创新机制,为项目实施探索新模式。根据设施蔬菜和里村红提葡萄的发展现状,该县因地制宜在两个项目区采取了不同类型的建设模式。在西海蔬菜大棚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主要采取“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西海村南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了600立方米的大蓄水池一座,统一供水到大棚,涉及130栋,在每一个大棚都配备首部1套,把配置好的肥水输送到各大棚作物的根部。在里村葡萄园区,根据地势特点建设了30立方米蓄水池16个,加压泵16台,配套技术有优质种苗技术、果实套袋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在秦岗蔬菜大棚区,因地势较平,属于平垣区,则采取“分散”管理模式,即每栋大棚都建一座15立方米的小蓄水池1座,各配置首部1套,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备成肥液,一同输入到作物根部。在史村镇蔬菜大棚水肥一体化的配套技术上采用了良种应用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及配套技术的应用,达到了“三节”(节水、节肥、节药)、“两省”(省工、省地)、“两增”(增产、增收)、“一提”(提质)的综合效果。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