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梁云云 张瑞强 王红)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隰州大地全面提升节拍,再造发展之势,吹响了推动经济社会大步跨越的新一轮号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实施“366”、加快建设新隰州,全力转型跨越,扎实开展“五个年”活动,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达到11.3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2%,达到1.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达到721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达到14.38亿元……这是隰县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响亮提出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开展“梨果提质年”活动,隰县响亮提出了“主攻玉露香,八年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以玉露香梨为龙头的梨果产业,切实解决认识不高、规模不大、发展不快、产量偏小、高端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结构、推动梨果产业扩规提质、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在栽、接、管、防、储、销“六环节”和果水、果肥、果与林下经济、果与科技“四配套”上下工夫,全力打造“全国玉露香梨基地县”。今年开始,坚持每年新栽2万亩,高接换优2.5万亩,确保2020年实现玉露香梨挂果面积20万亩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玉露香收入加上苹果、干果、种植、牧副业及劳务等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至少达到3万元以上。
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建立健全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的“六位一体”推进机制,扎实推进83个重点项目实施。一产上,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加快实施梨果生产基地、果水配套、果园种草、恒温库建设等梨果产业项目。二产上,以工业增量和财税增长为目标,重点抓好汾西正佳煤业、午城酿酒、煜佳合冶炼、龙湾水泥、混凝土搅拌、石英岩加工、畜禽定点屠宰、食醋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等项目的投产达效工作,立项启动黄土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项目。三产上,以打造国内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发展旅游购物、餐饮服务、物流运输业,抓紧实施小西天景区改扩建、中国梨博园二期、地热勘探及午城黄土地质公园项目。
开展“城乡管理年”活动,按照“市域城镇化”的要求,做到精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用规划引领发展,用建设提升品位,用管理改善环境,全力创建省级文明和谐县城。精典规划,科学引领城市发展。进一步修订完善北城新区和幸福区、苇子坪区、古城街北区等地段的控制性规划,力争控规覆盖率达到70%。严格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精致建设,大力提升城市品位。继续加大城市项目建设力度,集中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市政工程建设,完成政务服务中心、移动、广电等项目。高标准建设县城休闲健身场所,实施堆金山森林公园二期、奥体中心、幼奥中心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将城区范围具备供热条件的100余幢办公楼和居民楼纳入集中供热范围,供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分年度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造计划,逐步缓解县城居民供水紧张问题;完成新建路、汽配厂巷等主要街巷太阳能路灯覆盖工程。精细管理,全面改善城乡面貌。建立市容市貌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和办法,推行城乡卫生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真正把环境卫生工程建成农民受益的“民心工程”,全力打造文明、舒适、整洁的人居环境。
开展“交通建设年”活动,就是通过加快“两高一铁”建设、提升国省道、县乡路质量,切实解决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功能不全的问题,把隰县打造成为开放便捷的晋西交通枢纽。配合好“两高一铁”建设。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助项目建设单位对铁路支线和西纵高速引线进行科学规划,抓好中南铁路支线和战略装车点、客运站、货运站的配套建设工作,霍永高速、西纵高速交叉高速网的构建和配套建设,以及征地和拆迁工作。抓好国道路段的改造升级。年内完成209国道9.6公里的一级公路建设。巩固提升县乡公路和街巷硬化成果。年内完成路家峪至辛习3.5公里四级公路建设,启动实施车家坡至永和界26公里的三级公路建设,完成城区巷道硬化2000米。
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通过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持续深入开展“四问四治”活动,以县乡村三级干部为重点,在真问真治上下工夫、见成效,切实解决作风不实、干劲不大、效率不高的问题,从根本上为建设新隰县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作风保证。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打掉官气接地气,实字当头改作风;从调查研究、举办会议、精简文件、领导活动、新闻报道、公务接待等方面入手,进行严格规范,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定规划从“真”出发,开展工作要从“实”做起,大干苦干,狠抓落实,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工作,赢得人民信赖;深入开展“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的集中走访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解忧、为民解困、为民解怨。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全民幸福指数。学有所教。实施小学到高中12年免费义务教育。完成下李乡中心幼儿园、龙泉镇南关幼儿园、一中综合办公楼、四中教学楼及操场建设项目。老有所养。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再提高10元,达到6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病有所医。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进一步扩大医保覆盖面,全面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及补助标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340元。加大县、乡、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卫生监督所、血浆站、下李乡中心卫生院项目,争取中医院住院大楼和殡仪馆立项启动,计生服务大楼年内竣工。住有所居。抓好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严格执行商品住房建设项目配建5%廉租住房规定,加快实施各类保障性住房、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80套廉租住房、380套经济适用住房、700套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和1100套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6.84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弱有所扶。巩固城乡低保清理成果,真正把低保金发到困难群众手中,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由308元、148元提高到338元、172元。积极开展爱心活动,真情关爱弱势群体。建设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在教育、医疗、低保、行路等方面提供更多服务,抓好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将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全县所有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按每月210元标准进行生活补贴。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和“文化、图书、电影”三下乡活动,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年内要实现国省道沿线4500户群众有线电视全覆盖,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