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高铁客运站通车、沿汾滨河东路南北延公路通行,群众出行更加现代便捷;行政服务监察中心建成启用,“一站式”办事高效方便;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启用,医疗条件明显改善……这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宛若一缕缕阳光照进群众“心坎”,让民心更加温暖。
2014年以来,我市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服务群众年”深度结合,重点实施“一百千万”服务项目,集中兴办一批惠民、利民、便民的大事、实事、好事,架起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一百千万”,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一”,即市级年内确定办一批为民大事,在全市这个层面上为老百姓办一批利民的大事,其中大的有10件事情;“百”,就是17个县(市、区)及两个开发区年内确定办成100余件惠民要事。每个县要办5件为民的实事,17个县再加上两个开发区,就是一百来件实事;“千”,就是172个乡镇(街道)年内确定办成1000余件便民好事。每个乡镇、每个街道要为群众办5件事情,150多个乡镇加起来就是能办1000件事情;“万”,就是3000多个村(社区)年内确定办成1万余件利民实事。
每个村(社区)要结合村(社区)里的实际,办3件便民的好事,那么全市将近3000个农村再加上社区,这就是1万件。
去年以来,市、县、乡、村四级共投资420亿元集中兴办了一批惠民实事,共确定服务项目11133件。这些项目都是在反复征求、听取、询问群众意见过程中,根据老百姓的呼声、愿望、诉求当中提取研究筛选出来。现已启动10576件、启动率达到91%,完成7624件、完成率达到68%。
健全基本民生 筑牢幸福根基
古北线改造、县城水源地建设、北环路西段工程相继完工;县医院、中医院全面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推行了“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对180余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帮扶救助;广泛开展免费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在翼城县,从城镇到乡村,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变,桩桩顺应民意,件件掷地有声。
道路、教育、医疗、住房……这些基本民生项目,是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决定着他们的生活质量能否不断提高,能否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于是,做好“基本民生”项目,成为我市17个县(市、区)和两个开发区各级党委、政府确定为民办实事的首要选择。
一个城市的教育水平,能够体现这座城市的发展水平,教育问题是历来的民生大事。针对这一问题,全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尧都区探索建立幼儿园多元投资机制,完成3所公办幼儿园、5所小区配建幼儿园和2所民办幼儿园建设,逐步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翼城完成涉及3300多名师生的15所中小学维修改造工程、完成新县直幼儿园建设和6个村的幼儿园改扩建工程;曲沃县完成涉及3300多名师生的15所中小学维修改造工程、完成新县直幼儿园建设和6个村的幼儿园改扩建工程……
住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重,去年以来,全市各地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有效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各类棚户区家庭的住房困难:乡宁县启动实施下园子棚户区改造,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曲沃县实施安康居住建设工程,完成102套廉租房、100套经济适用房和300套公租房建设;吉县、永和县结合本地实际,下大力气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拿出配套资金对农村危房加以改造……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依,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亦成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浮山县建设8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解决100余名孤寡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襄汾县完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及西贾乡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永和县实施“暖心”工程,为全县居民办理每人20元的小额人身意外险;为全县80岁老人每人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
紧抓“民生工程”为百姓谋福祉
2014年以来,全市坚持民生为重,把民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涉及群众现实利益的突出问题,尽心解决、尽责落实。在市级投资63.27亿元,实施了北城壕沟排水等环保工程,滨河大道、临汾新医院、市政务服务中心等年内投入使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深受群众赞誉。
去年10月8日,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来此办理业务的市民普遍感慨:程序简化,效率提高,工作人员作风转变了……中心入驻50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服务宗旨,以“推进透明政务、打造阳光政府”为工作要求,按照“集中办公、公开办事”的运行方式,严格实行一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联合审批、限时办结、集中收费、全程监控的“一站式服务”。新中心的运行,是我市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的改革工程,是政府提速提效,服务群众的民生工程,也是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反腐工程。
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是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在为民办事中,我市把集中整治市区道路拥堵、车辆乱停乱放和交通秩序混乱作为市级为民大事来抓,积极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
作为交通秩序提升工程的具体实施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实行“四定一包”责任制(定人、定时、定责、定路段,领导包路段)和支队包大队、大队包中队、中队包路段的三级承包督导责任制,并与工商、住建、交通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坚持每天对市区主干道路及火车站、鼓楼广场、平阳广场、尧庙景区周边的违规停车、随意调头、酒后驾驶及违法摆摊、客运车辆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同时,在2014年3月1日至4月20日每晚7:30至10:30,对违法车辆进行查处,在5月12日至7月11日的早、中、晚高峰期对市区车辆进行疏导,进一步加强警力部署。
此外,市交警支队还将三轮车整治列入重点内容进行治理,向社会下发了《禁止三轮车、货运车辆驶入市区通告》。召开了南城、北城、环城3个直属大队联席会议,进行专项安排部署,各直属大队专门成立机动分队,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对三轮车进行严查、严处、严管。
“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政府的所有工作、一切行动,都围着群众转,都为民服务。现如今,为民办实事,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必修课”。记者段小婷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