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2014年,临汾华基混凝土公司启动了一套环保集成型生产线项目。近日,已经安装完毕、试车在即。这一举动,如同平静的水面泛起了涟漪,吸引了业内关注的目光。 有人说,放眼今天的临汾混凝土生产行业,群雄并起、竞争激烈;还有人说,这个行业是鱼龙混杂、搅局者甚众。在并存的两种说法下,存在这样一个公认的事实:在临汾,华基公司当属这个行业的领头羊,无论是规模、实力、技术以及现代化程度,华基公司都遥遥领先。
业内人士指出了目前我市混凝土市场存在的问题:市场低迷、形势严峻,资金短缺,同时,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更是绝大多数混凝土生产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可以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将有限的资金用到维持运营中,减少各类资金投入是整个行业不得不采取的惟一办法。
在整个行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甚至是许多企业面临生存抉择的非常时刻。谁都没有想到,一向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华基公司会在这个时候投资2000余万元上马新项目。空穴不会来风,这一大胆的举动意欲何为?又会给整体行业带来什么?
专业的“和泥”人,岂能被“泥”困死?
波光粼粼、绿树成荫,是我市著名的汾河生态公园展现出的一幅大美画卷。
早在几年前,随着汾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启动,在河道内挖沙就被明令禁止。砂石、水泥,是混凝土的基本原料,优质河沙的减少,对混凝土的原料需求产生了很大冲击。 “砂石的价格越来越高,质量却越来越差。”华基公司试验室主任乔斌说,优质的河沙越来越少,供方市场出现了干沙、绵沙甚至是水洗沙,含水量、含泥量均达不到要求,对混凝土的产品质量也产生影响。
该公司总工程师刘子峰说:“在混凝土生产中,沙砾如果减少,要保证质量就必须加大水泥的用量,这就增加了生产成本。但混凝土生产有其科学、合理的配比比例,单纯地增加水泥用量只是无奈之举。同时,在施工中,一线的施工工人为了省力甚至私自加水,这就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这一说法得到了业内另一家混凝土生产企业一位管理人员的肯定。他说:“含泥的沙子越 来越多,但混凝土中却不能有泥,这就是原料和产品的矛盾。高质量原料供应的缺乏,是整个行业共同面对的难题。”业内有人自嘲为“做混凝土就是‘和泥’”。可作为混凝土的重要原料,砂石中却不能有泥。无怪乎业内一位管理人员发出如此心声:“我们专业‘和泥’的,难道要被‘泥’所困死?”
优秀的掌舵者,善于在困境中破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华基公司总经理刘国华表示,华基的混凝土市场占有率最高、市场反响最好,靠的就是长期稳定、优秀的质量。 合格的原料是混凝土质量的保证,如何在优质河沙资源干涸之前,寻找到另一条更稳定、更高效的原料供应新路子,在华基公司决策层里达成了共识。
机制砂,就是一条好路子。机制砂的优势在于粒型好、不含泥、效率高,质量可靠、产量稳定。
敲定了大方向,华基公司配备人员组成考察小组、专项调研。在得知我省运城市有一家企业上马了这一项目,考察小组直奔运城。
“产品质量可靠,但是制砂设备较为笨重、占地大、工艺水平不高。”考察小组负责人得出结论。
河北、山东、江苏、河南,考察小组马不停蹄,前往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进行现场考察,经过广泛地对比和论证,购入全球范围内技术最先进的德国制砂设备的建议以文本形式放在了华基公司董事会的案头。
虽然投资额度很大,但在公司决策会议上,这个建议得到了顺利通过。在讨论项目落地计划中,董事会提出一个更具创造性的建议:建立全封闭的集成型生产线,从原材料进场、制砂到混凝土生产采取一体化流水过程,配套环保设施。
这个充分具有前瞻性和思想力的计划在我省建设协会混凝土分会的业内专家那里得到了高度评价。在华基公司前往寻求项目可行性和技术支撑时,所有的业内顶尖专家统一给出了“可操作性强,对混凝土生产技术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肯定答案。
真正的领跑者,贵在不畏难有担
项目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不断增多,相应的是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当公司的预算人员汇报相关环保设施需要多少资金时,华基公司的决策层一锤定音:“所有的设施都要上。咱们要为目前行业的困局闯出一条新路,推动行业生产方式的改造提升,创造出全行业绿色混凝土生产的新标准。”面对困难不妥协、面对问题不逃避、面对投入不退缩,华基公司用行动展示了勇者的风范。
以破解原料质量难题为先导,这条集约型生产线实现了“一举三得”:在砂石生产方面,日产6000吨质量稳定的砂石原料将为混凝土的生产提供可靠保障,同时极大遏制了产业上游为了牟利私挖滥采现象;在环保方面,全封闭生产线能有效抑制扬尘,生产车间的电子脉冲除尘装置、运输线的喷淋装置、水处理车间的压滤设施,能够实现扬尘、污水的“零排放”;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制砂原料采用废弃尾矿,年可回收利用数十万吨,污水循环利用年节约用水两万吨,砂石分离设备将剩料废渣回收利用,年减少废渣上万吨。
“资金压力”是目前全行业面对的困难,华基公司逆势而为、敢为人先,斥巨资启动这个项目,展示了一个行业领跑者的风范。
预拌混凝土行业属于高耗能、低门槛、有污染的行业。近年来,我市的混凝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林立,无序竞争、质量难保、管理粗放成为该行业的标签,更有搅局者以低质低价抢占市场,导致整体行业呈现“亚健康”状态。
行业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首个全国性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标准,对设备设施、废水、废料、噪音、粉尘和运输管理等多个方面做出了规定,确定了绿色生产评价方法。
华基公司总工程师刘子峰说:“对照标准,我们的环保生产线不仅符合标准,而且高于标准,我们要建立起更高、更严格、更具示范作用的《华基标准》。”在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中,低价低质的“搅局者”终究难成大气,以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才显王者风范。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预拌混凝土产业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临汾的混凝土生产企业,能够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共同书写大美临汾,装点古都新貌。 本报记者 柴云祥文/图
责任编辑:王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