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全方位打响蓝天保卫战纪实

2017-06-09 10:04: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再打攻坚战 再闯新品牌

——我市全方位打响蓝天保卫战纪实

滨河风景 资料图

  警醒

  “因为我们工作不到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我感到非常不安、自责和内疚。在此代表临汾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群众公开道歉。”1月19日,在环保部约谈会上,市长刘予强透着诚意的一声道歉,令人倍感印象深刻。

  当日的环保部约谈会上,中央环保督察办负责人直言不讳指出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空气质量六项监测指标不降反升。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连续两年呈恶化趋势,同时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不力,应对工作被动,群众反映强烈……

  环境保护部明确要求,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临汾市要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尽快遏制大气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对长期超标违法排污的企业,要坚决依照环境保护法要求实施上限处罚。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严格监管,抓紧制订整改方案。同时决定暂停我市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民生及节能减排项目除外)。

  约谈后不久,省长楼阳生对我市环保工作作出“汲取教训,下决心整改,力求标本兼治,目标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重要批示。

  市委书记岳普煜也坦承:“如果不能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临汾再戴上重污染城市的帽子,就无法向省委省政府交代,也无法向全市人民交代。”

  深刻反省,痛定思痛;撸起袖子,马上就办。

  约谈当晚9时,刘予强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约谈精神和要求,列出整改清单,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再加力度,再强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毋庸讳言,临汾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到了一个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临汾就没有出路;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临汾就会倒退;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成为临汾的罪人、历史的罪人、人民的罪人。我们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标准高质量打好打赢打胜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翻身战、正名战,还全市人民清新空气、碧水蓝天。”事关441万尧都儿女的生态福祉和民生诉求,市委、市政府毫不犹疑立下了军令状。

  书记的高度关切,市长的痛心疾首……或可视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个关键契机和重要拐点。

  决策

  市政府常务(扩大)会后,全市上下原原本本认真细致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部署。

  实际上,这次约谈和被限批也是临汾经济、社会、文明、管理等方面的一次集中爆发,反映出全市在城市管理、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转型、社会管理、城中村改造、供暖供水供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大家警醒,需要进行反思。

  吃一堑,长一智。透过约谈一事深刻汲取教训,开诚布公、心悦诚服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就能实现触底反弹,把坏事变成好事。倘若不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差距,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彻底地进行整改,那就只会在问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月9日,环保部督察办听取了我市整改方案汇报并初步通过。

  2月17日,距离环保部约谈行将“足月”之际,我市召开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动员大会。也正是在此次会上,市委首提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治污八大工程。会议要求,全面贯彻环保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环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环保部约谈暨全市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标准高质量打好打赢打胜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翻身战、正名战,还全市人民清新空气、碧水蓝天。

  《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出炉全程严格按照环保部督察办的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同时,方案在制订过程中,特邀中国环科院柴发合副院长等权威专家进行指导,并聘请省环保厅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同时召开多个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广泛征求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等各方意见。经过系统深入的分析研判,以我市现有技术手段不足以妥善解决二氧化硫指标偏高的顽疾。所以我市又积极组织人员走出去,赴河北石家庄、河南新乡,就“煤改气、煤改电”工作进行实地考察。

  在集思广益、科学论证、充分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汲取众智、汇聚共识的《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精准全面、客观务实地完成了我市生态环境系统治污八大工程的顶层设计,为下一步“临汾怎么办”勾勒出一幅科学严谨、脉路清晰的实施蓝图。

  3月8日,我市召开全市环境卫生百日综合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对系统治污八大工程进行高规格、大规模的再部署,再动员。

  ……

  令人欣慰的是,自始至终,我市广大群众积极配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自觉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积极运用“随手拍”与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有力助推了我市各项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亮剑

  “6月底前,全市火电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0月底前,焦化企业焦炉烟囱、钢铁企业烧结(球团)全部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平川县(市、区)工业企业物料堆场实现全封闭,所有燃煤锅炉全部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其它区域全部执行新建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市区155平方公里规划区‘清洁化’。压减煤炭生产量390万吨,减少煤炭消费总量600万吨以上。到12月底,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环境质量指标任务,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稳定控制在74.7ug/m3(微克每立方米)以下。”

  《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环保部约谈指出的五个方面问题、环保部综合督查反馈的七个方面问题和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发现的六个方面问题,开展临汾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多管齐下、并行不悖、有机统一协同推进我市生态环境系统治污八大工程。通过连续组织春季行动、百日会战、冬季攻坚等专项治理活动,优化顶层设计,推进标本兼治,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可以说,实施落实好这个方案,就抓住了当前我市环保工作的“牛鼻子”,就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我市环境质量,就能够倒逼产业转型,提升群众生活水平。但实施好这个方案,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千倍、万倍努力才能完成。必须要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决心,必须要有敢打敢拼、攻坚克难的精神,必须要有严细认真、尽职尽责的作风。

  众所周知,我市是全省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全市煤、焦、冶、电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工业的比重非常高。环保部指出,我市焦化、钢铁等企业违法排污严重。在环保攻坚战中,首先要解决工业排污问题,向工业污染宣战。

  总投资70亿元的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程,将对全市所有钢铁、焦化和平川县(市、区)其它涉气工业企业实施深度治理。2月底,方案制订并开始施工;10月底前,完成工程建设并正常运行。

  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程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推进全市所有钢铁、焦化、电力企业提档升级和其它涉气工业企业高标治理,其中35家企业废气废水全面整治,提标升级,达到特别排放限值;393家企业料场、无组织排放源、炉窑等涉气工序全面整治;对全市604家“小散乱污”企业采取取缔、关停、调产、治理等措施进行全面整治;坚决淘汰、取缔煤炭钢铁落后产能,其中退出煤矿5座产能390万吨,拆除翼钢2台50吨转炉产能170万吨。

  记者了解到,这一工程的付诸实施,将有助于我市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减排二氧化硫7059吨、氮氧化物8942吨、烟粉尘30045吨,环保效益十分可观。

  燃煤锅炉整治工程。煤炭消耗量大、使用散煤过多是我市污染的又一重要源头。为此我市要采取断然措施向燃煤污染宣战。加快燃煤锅炉淘汰,对市区155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所有燃煤锅炉实行改造、置换。加强燃煤锅炉治理。155平方公里规划区周边重点区域及其它县(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淘汰;行政事业单位和营业性锅炉、茶浴炉清洁能源改造,保留的燃煤锅炉升级改造。严格燃煤锅炉准入,强化工业炉窑整治。

  3月底,市区155平方公里规划区内638台锅炉已全部淘汰;4月底,1500平方公里区域的2084台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或淘汰;到10月底前,一城三区燃煤锅炉整治中将有3000台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淘汰,521台锅炉升级改造;放眼全市,10月底前全市燃煤锅炉将完成整治4403台,其中3800台改造或淘汰,603台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或新建标准。如此一来,我市将减少燃煤116.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7067吨,氮氧化物1538吨,烟粉尘32562吨。

  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力争早日实现市区155平方公里规划区“无煤化”,洪洞以南襄汾以北1500平方公里区域“清洁化”,严控全市其它区域燃煤污染,煤炭质量得以管控。

  其中,市区155平方公里规划区共涉及清洁取暖改造50307户、1182万平方米;洪洞以南襄汾以北1500平方公里区域涉及清洁取暖改造18万户、3300万平方米;全市其它区域污染治理涉及清洁取暖改造40.4万户。同时,还要通过煤场规范整治、煤炭储运发放体系建立,对煤炭质量予以管控。

  洪洞以南襄汾以北1500平方公里区域“清洁化”。对区域内10t/h(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和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营业性锅炉、茶浴炉全部进行“煤改电”“煤改气”清洁能源改造,4月底全部完成。今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两年内新增清洁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同时对于一时难以完成改造任务的要加强清洁焦和清洁煤的使用。

  加快推进周边约1500平方公里以外区域“集约化”。10月底前,平川县(市、区)保留的所有燃煤锅炉全部实施深度治理,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标准;非平川区域保留的燃煤锅炉全部完善升级污染治理设施,达到新建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全市65t/h(蒸吨)以上燃煤蒸汽锅炉全部执行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全市20t/h(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联网运行。同时逐步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的工作和清洁煤炭的使用工作。

  在尧都、洪洞、襄汾、临汾开发区17个村(社区)积极开展“煤改气”试点,为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摸索路径。同时,我市已与中国开发银行达成协议,为实施“煤改电”提供项目融资;与中石油昆仑公司达成协议,为“煤改气”项目提供资金及气源保障。我市还组织专人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就“煤改电”“煤改气”工作进行考察,初步确定了我市的实施意见。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程。对市区70个城中村53个社区进行拆迁治理,进一步加大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的步伐,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

  据统计,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叠加效应,将使我市减少燃煤14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62万吨,氮氧化物400吨,烟粉尘4.99万吨,散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扬尘污染治理工程。包括城区生态绿化、建筑施工扬尘治理、道路交通扬尘治理与机动车污染防治、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4月中旬,对159个建筑工地落实施工围挡、物料覆盖、车辆冲洗、地面硬化、洒水抑尘5个100%抑尘措施;路面修复、道路保洁、强化湿扫、尾气治理与监测监控持续推进;同步实施城乡清洁生态治理、交通秩序提升工程。

  强化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强化拆迁、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管控,严格落实建筑工地5个100%抑尘措施,严禁施工、清扫过程高空抛洒残渣废土。加强市区施工渣土车辆管理,实行全封闭运输,严厉打击无牌无证非法运营。严禁混凝土运输车和各类散装物料运输车辆未密闭出入市区。强化道路交通扬尘治理。加大市区道路及交通干线保洁频次,推行湿法机械清扫作业;及时修复损坏路面,有效抑制道路扬尘。

  低空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包括餐饮油烟治理,油品管控和油气治理,市区夜市烧烤、露天摊点整治,秸秆、落叶、沥青、垃圾露天焚烧整治。4月底,1649家餐饮业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10月底前打击“三黑”,建设油气回收装置;规范整治市区和县城临街摊点;加强巡查和宣传,严厉打击焚烧行为。

  总投资额为2.3亿元的扬尘污染治理和低空面源污染治理两项工程,将使得市区扬尘污染、低空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减排氮氧化物33000吨,有效降低PM10、PM2.5浓度,治理效益显著。

  总投资33亿元的水土污染防治系列工程。保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地表水质不断改善;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基础,确保在“放心的地里”产出放心的粮食、种出放心的蔬菜。

  6月底前,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试点示范工程,对尧都区、洪洞、襄汾、乡宁和古县废弃焦化厂土壤进行调查评估;10月底前,在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上,完成保护区立标、隔离与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对340家加油站实施完成地下油罐双层罐或单层罐防渗池改造;对焦化废水与矿井水深度处理,达到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矿井水达三类标准;完成汾河、涝洰河、浍河、昕水河、鄂河、芝河等9处重点河流人工湿地建设;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60个规模化养殖场建成养殖粪污处理设施。

  总投资3.9亿元的环保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和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该工程能有效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明显提升环境监管能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乘数效应”,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生态保护价值。

  3月底实现全市县城32个空气质量监测自动站统一运维;5月底完成包括移动监测、无人机、微型监测站、企业工况过程监管系统建设等在内的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预计10月底前完成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完成城乡垃圾收集储运体系建设及垃圾渗滤液收集设施建设。

  鏖战

  态度决定一切。

  纵然这份“干货满满”的《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行动体系中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居中调度,但最终成效如何,需要全市上下拿出坚如磐石的钢铁意志,主动作为的使命担当,打持久战的思想觉悟,绝不松懈的战略定力,誓换新天的气魄信念,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诚如省长楼阳生要求的一样,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坚决不要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GDP,用铁的理念,铁的担当,铁的手段,铁的心肠,向“顽疾”开刀,向“旧习”宣战,下定决心、攻坚克难。

  生态环保,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治理污染,既要严格依法依规,更要积极探索科学手段;保卫蓝天,既要党委政府强力组织实施,更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我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努力把环境治理的过程转化为倒逼产业转型的过程、经济提质增长的过程、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的过程、环保基础增强的过程、生态环境改善的过程,逐渐趟出了一条符合临汾实际、具有临汾特色的“八个治污”新路径。

  铁腕治污:用铁的理念,铁的担当,铁的手段,铁的心肠,针对当前我市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下定决心、攻坚克难,推动铁腕治污,扎实推进《铁腕治污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的努力,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方面都做好。

  市委、市政府坚持环保工作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坚决不要牺牲环境的GDP,坚决不拿“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市县两级痛下决心、铁腕治污,层层部署工作,层层传导压力,明确整改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制定问题清单,推动工作落实。从严从重开展环保突出问题追责问责专项督查,截至目前,因环保突出问题,我市已处理相关人员629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233人,诫勉谈话199人,组织处理169人,行政处罚28人,有力地推动了环保责任和整改工作措施的落实。

  科学治污:市政府委托中国环科院开展6项污染物源解析,针对我市雾霾形成的成因和机理,从总量控制、达标方案、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帮助我市制订治理方案,编制《生态环保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旨在尽快找到防治煤炭污染的突破口,从源头上遏制污染。环保部、省环保厅也给予了指导,使治污工作更有针对性、科学性。与此同时,今年各县(市、区)要进一步扩大城市和有条件的乡镇、农村集中供热面积,确保我市集中供热面积明显增加、散煤用户明显减少。

  精准治污:依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北先河环保科技公司,给我们把脉开方,把污染源、污染原因、污染部位搞清楚,针对原因找对策、找思路、找办法,明确近期治什么,长远治什么,当下治什么。如今,我市对企业加强在线监测;对建筑工地实行实时监控;对机动车尾气开展专项整治。启动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市区安装微型监测器148个,购置移动监测走航车6辆,上划各县(市、区)监测点,逐步实现环保监管精准化、网格化、信息化。

  依法治污:通过人大立法、制度细化等措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规范环境治理行为和手段,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除烟花爆竹外,还要加强对市区散煤、垃圾焚烧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强环保执法力量,继续探索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常态化。

  市人大确定将《临汾市区燃煤污染规定》和《临汾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作为今年的立法项目,为治污提供法律保障。在全省率先组建市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支队和交警支队环境监察大队,1-5月份已对90余起环境违法案件进行立案查处,拘留131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全面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查处力度,对违规企业高限处罚,从严惩处。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3892万元,特别是对环保部约谈通报的8户问题企业实施2560万元高限处罚并责令整改。同时,今年以来,对检查发现的其他60家违法排污企业分别处以20万至480万元的高限罚款,共970万元。

  转型治污:我市明确提出严控煤炭消费总量,一方面,全面整治“小散乱污”企业,对污染企业实施关停。另一方面, 引进非煤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制定“4+6+N”产业规划,引进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美国JDH、华为(临汾)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转型项目。积极推进煤炭钢铁去产能,退出煤矿5座,压减煤炭产能390万吨;拆除翼钢50吨转炉,压减粗钢产能85万吨。大力推进电动公交车和公共自行车建设,让市民出行更绿色低碳,市区实现电动公交车全覆盖、新投放“共享单车”1万辆,并逐步推广纯电动出租车;平川县市基本实现纯电动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全覆盖工作正在推进。

  综合治污:治污不单是企业,农村、学校、医院、三产、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都要参与。我市积极探索环境污染“大治理”模式,着力打造“政府统领、企业施治、部门分工、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机制,合力推动污染防治工作。

  同时,以“控煤、治污、管车、降尘”为抓手,我市综合采取企业污染治理、燃煤锅炉整治、洁净焦使用推广、三产门店油烟治理等多种措施,同步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统筹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积极探索一体化治污模式,初步形成“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源头防治”的治污机制。

  联动治污:进一步推进区域联动治污,健全完善我市平川7县(市、区)一体化治理机制,真正促进区域联动。加强区域环境监测,在各县(市、区)密集布点,实时监控。

  在全省市级层面第一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常设环保议事机构,制定出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53个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市县之间、县区之间、部门之间协同作战,在重污染天气来临时,市大气办沉着应对,协调调度;市环保、气象部门加强会商,及时预警;市县两级特别是“一城三区”联防联动,共同应对,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市经信、住建、公安、交警、煤炭、质监等部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停企业、改锅炉、清散煤、查车辆、禁鞭炮,共治污染;卫生部门每天调度研判呼吸道门诊人数,县乡村干部深入一线,逐户排查,形成了“大环保”工作合力。

  全民治污:坚持“全党动手、全民动员”,齐心协力,共同治污。通过推行“随手拍”,采取公开承诺、有奖举报等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共防、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今年,我市推行环保随手拍,组织开展了“晚报小记者·蓝天小卫士”、“控硫治污百万妇女在行动”、“环·邮三晋播种绿色”等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广大市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全市群众自觉推进“煤改电”“煤改气”,自觉与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共防、共治、共享”氛围日益浓厚。

  为确保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和市政府领导带队、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7个督察组。承担攻坚行动督察工作任务,负责对环保部约谈指出问题、环保部综合督查反馈问题、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及本方案整改工作任务进行检查验收。

  生态攻坚,任重道远。

  虽然,我们目前所做的一切,距离高标准高质量打好打赢打胜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翻身战、正名战,持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还全市人民清新空气、碧水蓝天的终极目标尚有不小差距,但无论是力推“煤改气”“煤改电”试点,根源治污的大刀阔斧,还是压减取缔落后产能,深度治理的雷厉风行,乃至市区规划区所有燃煤锅炉按时退出历史舞台……种种迹象表明,临汾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矢志不渝保卫蓝天,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临汾,在路上。

  未来,会证明。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今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4月2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2017年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今年以来,基于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协同推动,我市同样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有了全面深刻的思想觉悟和坚不可摧的执行意志。

  1月中旬,我市因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不力被环保部约谈并限批;上下齐心三军用命,知耻后勇矢志攻坚,不到20天的时间,一份科学论证、标本兼治的《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就快速高效“雷霆”出炉,向大气污染全面亮剑;紧接着,在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动员大会上,环境治理顶层设计的终极利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治污八大工程正式亮相,并第一时间在各大“分战场”积极稳妥地予以系统全面地铺排展开,时至今日,诸如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燃煤锅炉整治、清洁取暖改造等各项工程均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近半年的时间里,我市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挥出了一整套力度空前、虎虎生风的强劲“组合拳”,充分彰显出临汾决心,临汾意志,临汾风格。

  4月中旬,省委书记骆惠宁在我市调研时,对临汾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指出,面对去年冬季以来多次出现的雾霾重污染,临汾市委市政府直面问题,坚决整改,工作是有力的,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希望临汾在这次治污中再打一次攻坚战,闯出一个临汾品牌。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釜底抽薪、壮士断腕、艰苦卓绝、反复长期的生态鏖战;这同样是一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在临汾大地的生动实践。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