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贾得乡:怎么也想不到,拧开灶台做饭的生活来了

2017-08-28 10:08: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承载民生的管线

——市区临邓路燃气管线建设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贾得乡小贾村年逾七旬的李大爷说:“我们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像‘城里人’那样拧开灶台就能烧水做饭的生活竟然真的来临了。”

  近段时间,临邓路燃气管线建设推进至小贾村附近,李大爷和他几名“老伙计”们没事儿就要去施工现场,看看施工现场,问问施工进度。

  临邓路燃气管线建设于6月底启动,是临汾燃气公司为贾得乡“煤改气”区域内新建的一条DN200燃气管线,建成后将实现为5个村3000余居民进行供气。

  

  “自古以来,我们家家户户烧水做饭靠的都是煤炭、柴火,每户人家院子里都码着高高的柴垛子,较为便利的电磁炉、液化气也是近几年才慢慢普及。”李大爷介绍说。

  随着我市“煤改气”工程的启动,远离城市、久居农村的乡亲们也盼来了管道燃气——贾得乡有8个农村位于临汾城市规划区155平方公里以内,临汾燃气公司承担了这里的“煤改气”任务。

  燃气供应,气源管道是首要前提。贾得乡是燃气管网空白区域,要实现供气必须新建一条供气主管线。那么,新建线路是从东外环接入还是从南外环接入?是穿田越地还是沿路而建?是从东至西还是由北及南?——临汾燃气公司的决策层坚持一个思路:科学部署、合理规划。

  公司组织专业的设计、勘察、技术人员协同启动了这项工作,大家翻阅了大量资料、往返了现场多次,经过连续多日的测量、勘察、统计、绘图等工作,形成了几套各具优势的建设方案。

  “我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又综合了地理条件、农村位置分布、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几次专题会议研究,最终确定了沿临邓路新建一条管线。”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李烨说。

  这是一条科学决策、严控成本、合理布局的管线,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民生管线。

  根据设计方案,临邓路燃气管线北接市区南外环供气主管网,由福康家园门前沿临邓路向南延伸,在柴村路口分为两条管线,一条向南至小贾村南,另一条向东至贾得村西口,线路全长6000余米。

  二

  在经过一段时间高效紧张的物料准备、设备入场、人员组织、施工协调等前期工作,6月底,临邓路燃气管线正式开工建设。

  蓝色的围挡立起来了,醒目的警示桩摆放到位了,建设者们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一辆又一辆满载物资的车辆在现场穿梭、一台又一台的设备在高速运转、一名又一名的施工人员挥汗如雨。

  随着大型水平定向钻机的机声隆隆,地表以下直径400毫米的管坑向前掘进;随着施工人员的肩扛手挑、焊花飞溅,黝黑的管道严丝合缝。7月份流金似火、天气炎热,但更为火热的是广大建设者高涨的工作热情。施工管理员霍鹏连续坚守现场,被晒得褪掉了几层皮;施工员们冒着高温作业,工服被层层汗渍浸地发白。

  “把方便留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公司基建部部长夏明河说。临邓路路面较窄,为了将交通影响降至最低,他们在封闭施工区域时,尽最大力量减少封闭面积,为此承担了额外的工作量;该路段村庄多、住户多,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他们基本杜绝了夜间施工,却要在烈日当头下多干活儿、赶进度。

  除了施工环境,地质条件也相对复杂,该路段土质较为疏松,管坑极易发生坍塌。霍鹏说:“经过技术人员会商,我们采取在施工中加入碱性添加剂的办法,能够更好地进行拖拉管作业。”

  三

  “什么时候能建好呀?”“今年能不能供上气呢?”工程启动以来,经常有群众停下脚步看一看、问一问。还有群众表示支持说:“你们铺开场子大胆干,这是给咱们贾得办大好事,不要考虑影响我们休息这些小事儿。”

  在管线敷设进行到沿线七里村时,有一位当地的村民每天都要来到施工现场,只要听闻有什么工程进展,就表现得十分高兴。

  开工近两个月来,临邓路管线天天有变化、时时有进展。截至8月23日,该管线已完成建设4576米。

  “把群众的期盼放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上。”面对广大群众的诉求和渴望,临汾燃气公司进一步加强了技术、物资、人员的组织和投入,用汗水和付出换回了赞誉和民心。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随着临邓路燃气管线的延伸,绿色环保、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能源将彻底代替这里的传统能源,让广大群众的生活更便利、更幸福。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