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区平阳南街燃气管线抢修侧记

2018-03-06 09:18: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抢修班,设立警戒标识、劝阻行人、杜绝烟火。”

  “收到。”

  “阀门组,关闭阀门、全程监护。”

  “收到”

  “调压组,关闭调压器,配合放散。”

  “收到。”

  3月1日晚8时,3辆喷涂着“燃气抢险”的车辆抵达市区平阳南街万佳福超市门前,十几名身着防静电作业服的抢修人员鱼贯下车,随即根据一个个指令进入各自的岗位。

  这是临汾燃气公司即将启动的一次抢修作业,抢修员们将对平阳南街燃气主管线的漏点进行处置。迎接他们的,不仅是一次费时费力的作业,更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发现漏点 高效备战

  正月十三上午,巡检员王秀玲正在对燃气管线进行每天一次的例行巡查。当她行至平阳南街万佳福超市门前时,手中的检漏仪发出警报,“燃气浓度超标,这里一定是发生了天然气泄漏。”王秀玲作出判断,并第一时间进行了上报。

  管线所副所长刘广青闻讯后带人赶来。几个人在现场钻地沟、找漏点,一寸一寸摸排,终于在一处单眼井里找到漏点:是管线上一个蝶阀的阀体出现漏气。

  “这个阀门运行超过20年,腐蚀、老化导致密封不严是发生漏气的主要原因。”刘广青介绍说:“这是市区平阳南街的燃气中压管线,供气范围内包括诸多居民小区,学校、商场、饭店等,直接关系到周边2万余户市民的正常用气,必须立即组织抢修。”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管线所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出详细的抢修方案,并按照流程上交公司生产技术部和安监处,由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分别进行审批和审核。

  根据方案,抢修作业将于3月1日晚启动。管线所所长张伟说:“抢修作业需要进行停气。我们把燃气抢修放在夜间,就是为了将停气影响降到最低,全力保障广大市民的正常用气需求。在去年完成的394次抢修抢险中,95%以上的作业都是在夜间完成。”

  各司其职 紧张作业

  “抢修地点是一处单眼井,空间狭小、无法作业。”张伟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确保抢修顺利进行的关键。3月1日下午,公司的生产管理员提前入场,组织开挖了作业坑、设置了围挡,管线所各有关人员做好了物资、设备的前期准备。

  临近晚上8点的时候,用气高峰期结束。根据调度中心的数据显示,这条燃气管线已经具备了停气抢修的条件。

  阀门组负责人裴鹏飞带着两名成员钻进地沟,关闭了位于该管线两侧的阀门,并守在现场等待下一步指令;调压组负责人郭志芳带人分别赶赴调压站,对调压站的进出口阀门进行关闭;作业组负责人刘振欣带人从抢修车上搬设备、拿工具……抢修现场,一派紧张忙碌的情景。

  “每一次抢险都是直面危险的时候。”现场指挥茹泽义说。他是管线所的专职安全员,也是一名曾在抢修一线奋战了十几年的“老把式”,他用专业的目光仔细巡查:作业坑的安全通道是否规范、应急设施是否齐整、防护用品是否完备、现场警戒是否到位……

  对讲机里传出“放散完毕”的汇报后,两名身着防静电作业服、头戴防毒面具的抢修员跳下作业坑,开始对漏点进行处置。

  全力以赴 保障供气

  “这次抢修是采用更换阀门的方式进行,把密封不严的蝶阀拆下来,再换上适应天然气气质的油封阀。”茹泽义介绍说。

  更换阀门,对燃气抢修员来说是非常普通的一次作业,但这次他们遇到一个小小的难题:运行超过20年的阀门早已锈死,像是长在管线上。

  抢修员李超和姚专民一个躺在坑底,一个斜靠在坑壁上,一次次地使出全力。短短十几分钟,两人的头上都冒了汗,而锈死的阀门却纹丝不动。由于管道里有残余的燃气,绝对不能切割,在场的作业人员就轮番上阵,全力以赴。

  在大家的努力下,漏气的阀门终于被拆了下来。此时已是午夜,一轮圆月挂在头顶,道路上行人稀少。

  清理管道截面、安装新阀门、检查气密性、开启阀门、检测压力……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

  凌晨4时许,抢修作业圆满完成,管网开始逐步恢复供气。“6点之前一定能恢复正常,市民的用气早高峰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张伟自豪地说。

  东方露出鱼肚白,城市开始苏醒。很多人不会知道,就在大家欢度元宵佳节的几个小时前,这些身着蓝色工装的燃气抢险员们,为了保障供气安全彻夜未眠。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