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优良传统 铸就百年工程

2013-11-29 08:30: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国优在我心中,创优在我手中”,这是写在山西一建新医院项目工程指挥部大门前的一条十分醒目的标语。
    “国优”这个字眼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已经刻在了每一名山西一建建设者的心上。
    山西一建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建筑国企,在新医院项目中,山西一建承建临汾新医院住院楼(C、D、E段)工程,总建筑面积51690平方米,占了整个工程量的四分之一。在接到中标通知后,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将这项工程列为山西一建重点工程之一,并将最好最优的资源运用到本项工程中。
    新医院项目部确定的“确保汾水杯,争创鲁班奖”质量目标激发了山西一建的创优热情,他们决心将这一工程打造成企业的品牌建筑。为此,山西一建专门召开了誓师动员会,精心编制了临汾新医院项目总体创优策划,精心组织施工、策划先行、样板引路、将每一个分部工程都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每一分项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严格按此要求施工,并运用了10项新技术中许多新工艺、新方法。在此过程中,集团总公司、公司及各级领导也多次检查指导工作,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实际问题,为创优工程献计献策。
    杨东升作为山西一建新医院项目部经理,拥有20余年的工程管理经验,临汾市区贡院街高层、市人行、市农行等建筑都留过他的身影,可谓经验丰富,“把这么重要的工程交给我,本身便是公司对我的一种信任,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为了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我只有付出百倍努力,别无退路”。在他的带领下,从2010年5月12日施工至今,一线工作人员冬日不畏严寒、夏日顶着酷暑,冬天手冻破了,夏天胳膊晒得皮都掉几层,但依然克服困难坚守岗位认真工作。
    说到策划,不能不提山西一建的刘国旗,作为本项目专门负责技术管理的副经理,他组织编写整个项目的创优策划书。他不但是创“鲁班奖”工程的技术负责人,还兼任创优办小组成员,他健全项目部有关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组织编制了卫生间排砖及屋面等工程的专项创优策划。对外墙面伸缩缝,在原有标准图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质量策划,安装后效果很好,为工程质量能得以有效控制,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刘国旗说,他一生最自豪的就是自己曾先后参与过6个“汾水杯”工程项目的施工,而临汾新医院工程创“鲁班奖”工程也是自己的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自己付出再多也值得。
    正是缘于两位经理的亲力亲为,山西一建在施工中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还研发“调直机进口改进专利”、“绝缘旋转振捣器专利”两项专利。
    他们带领的QC小组共同研究课题解决了许多问题并运用到实际施工中。今年9月份,山西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时,参评专家认为山西一建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了建筑业新技术中的10大项、37子项,其他新技术5项。其中,主体结构采用了后浇带结构自防水技术,高强钢筋HRB400和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大面积自流平地面;施工水回收利用技术等等,达到了节材、节能、节水、环保,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建好这一项民生工程的同时,山西一建充分发挥企业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党工团活动、农民工夜校等充分体现了山西一建人的精神、理念、信仰,吸引了一大批的优秀青年建设者。同为“80后”的杨帅和冯雪婷便是其中的代表,她们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认真负责,精益求精,默默奉献。为了创国优这个目标,她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认真整理每一份资料做起,为新医院项目的QC发布、成功入选山西省首家“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也为申报“鲁班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神圣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山西一建的建设者们克服重重苦难,奋力拼搏,先后获得多个荣誉。在项目经理杨东升同志看来,在誓创“鲁班奖”这一漫长的道路中,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在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会迎难而上,使临汾新医院住院楼工程成为山西一建的下一个“鲁班奖”工程。 记者 梁新红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