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翼城县提出发展经济林建设后,隆化镇组织全镇包村干部入村进户开展深入调研,详细了解各村的土地情况、气候条件及群众种植习惯,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搞好服务、增收达效的原则,确定了苹果、核桃、小杂粮三个万亩、红枣100万株的农业调产奋斗目标,制定了“一线三圈”的发展规划。一线,即坪曲线,借助交通、信息等优势,打造一条经济林发展线;三圈,即在以北撖为中心的北撖片发展苹果产业,在以隆化垣为中心的东山片发展核桃、小杂粮种植,在以两坂为中心的北河片实施酸枣接大枣工程。这一思路,既符合了隆化镇实际,也符合了群众意愿,为全镇经济林建设扎实推进指明了方向。
能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是经济林建设的决定因素。在具体实践中,隆化镇立足群众的思想实际,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的斗志和信心,掀起了经济林建设高潮。
该镇组织上吴西、李家垣、黄家铺等10余个重点发展村的书记、村委主任、种植大户,到古县、临猗等经济林建设发展较好的县市取经。让他们感受到经济林建设的美好前景和发展潜力,坚定了发展经济林建设的思想基础。
在外出参观的同时,该镇还组织各村“两委”主干、村民小组长及部分群众到弃里、青树洼、东村等苹果、核桃重点示范村,与种植大户进行现场交流,谈经验、谈体会、谈市场、谈前景,强化了农户发展的信心。
在决定发展经济林建设后,全镇上下齐动员。牢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周子峰开上自家的四轮,安上施耕犁,亲自为村民们打地挖坑。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老少齐上阵,短短两个月就发展苹果种植1000余亩。村民王宝军、刘国才等9户人家每户都栽植果树达10亩以上,全村实现了人均一亩经济林。
与牢寨村相邻的广适村发展果树种植200余亩、南撖村发展280余亩、北卫村发展300余亩、隆化村发展120余亩……上吴西、紫琴、西史、东史等四村则立足本村实际,栽植核桃树700余亩,重点村的率先发展为全镇经济林建设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在发展经济林上,该镇按照‘五统一’要求,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指导,解决种植户种、管、卖等环节上的难题,为经济林建设注入动力,推动这一产业健康发展。”薛雅强说,隆化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服务政策,积极与省果树研究所、省农科院、县林业中心、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实地技术指导,组织科技下乡知识竞赛,使农业技术人员、干部群众掌握了最新的苹果、核桃种植等管护技术。
该镇选拔了7名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专门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以他们为依托,在南卫、北撖、南撖、两坂、隆化等村组织农村科技培训班,培训近90个课时,听课群众达3000余人次。该镇实行“群扩”,靠种植能手扩大辐射面。精心挑选了14名科技人才和41名种植能手,包联农户,负责技术指导,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和品质。
隆化镇加快经济林建设,为该镇农民开辟了一条富裕之路。“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上,把经济林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科学规划,紧抓不放。今后,我们还要把这一富民惠民产业大发展、强发展。”隆化镇镇长翟立龙在收获喜悦的同时,又在谋划着下一步的发展。
(记者 张玉萍)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