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里砦镇经济林建设小记

2010-09-06 09:1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麦收刚过,里砦镇就完成了老官庄1500亩核桃示范园区和闫村1200亩苹果示范园区预整地工作,这标志着5000亩经济林建设预整地基本实现。眼下,他们正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预定苗木,组织农民对树坑进行增水,准备大干一场。
看到里砦经济林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不少干部群众都翘首称赞,里砦镇经济林建设动手早,行动快,效果好!镇党委书记宋保国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农民兄弟又这么热切地期盼,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

思想触动,激发镇村干部工作热情

发展经济林,本是一家一户的事情。但连片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化,离不开支部、村委的发动和参与。镇党委、政府把开动干部思想,增强干部动力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大力宣传南官庄村、北捍村、弃里村等兄弟乡镇村“干部一心抓经济林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本镇上韩续、北续、东续等村“一人一亩田吃饭,一人一亩园赚钱”的成功经验,使广大干部统一了思想,这就是:只有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才能促进农民致富,才能赢得民心。在此基础上,他们制定了全镇经济林建设思路:利用3—5年时间,以苹果种植园区、核桃种植园区、鲜桃种植园区、大棚种植园区、葡萄种植园区、棉花药材种植园区六大种植园区为依托,发展经济林3万亩。
同时,镇上把发展主导产业作为考核村干部、奖励村干部的一项主要依据,在党训会、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各村党政一把手大会表态,立下军令状,接受群众监督,从而激发村干部发展经济林的热情。

宣传发动,增强广大群众发展经济林的信心

群众有了信心,才会有干劲。里砦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不同种植园区的村民分批分期到北捍、牢寨、南官庄、弃里、绛县史村、临猗果树研究所、省农科院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农民到旱作苹果种植模式园,到亩收入达万元的苹果、葡萄园参观取经,增强广大群众发展经济林的信心。
他们还邀请省、市、县果业专家到镇上进行专题培训、考察指导,为广大农民解疑释难,解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示范带动,用榜样促进经济林发展

预整地工作是关系今秋明春经济林发展规模的基础工程。夏收之后,里砦镇就紧锣密鼓地铺开了这一工作。老官庄村经济基础较好,他们制定了发展1500亩核桃的思路;闫村村委副主任曹志强致富不忘群众,甘愿带领群众发展千亩苹果,镇上及时把老官庄1500亩核桃预整地和闫村1200亩苹果预整地作为示范区,向全镇推广。组织镇、村干部进行比榜样看自己,比典型订计划,要求各村拿出自己的发展规划,确保全镇经济林建设预整地全面实施整体推动。

领导推动,营造齐心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为确保老官庄村千亩核桃预整地和闫村千亩苹果预整地的示范带动作用,镇党委、政府组织了两支小分队投身到两大工程当中,无论是动员群众,协调土地,还是整地打坑、修路引水,镇村干部都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守在工程一线;针对部分困难家庭,镇财政所所长董吉青率先组织部分镇直单位负责人,每人帮扶1—2个经济困难户;村干部更是身先士卒,老官庄村支部书记王春祥从家里拿出2万元补助核桃栽植户打坑;村委主任刘立胜贡献铲车为荒山、荒坡开通田间道路1.5公里,方便了机械作业;闫村副主任曹志强及全村4家沙厂义务贡献铲车为村民拓宽田间路3公里,填沟架桥,鼓舞了群众们的干劲。

协会拉动,大力推动经济林预整地工作开展

镇、村两级先后成立了果业协会,苹果、核桃、葡萄等种植业协会,为农民搞服务、解难题。在预整地建设中,协会技术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为群众进行行距、株距、打坑、留带、施肥、回填等技术服务,确保了预整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砦镇镇长翟铭娟介绍说:“目前,老官庄村1500亩优质核桃预整地和闫村1200亩苹果预整地已基本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老官庄和闫村的典型示范作用,全力推进六大园区建设,实现里砦经济的二次腾飞。”

(郭向华 李茁壮)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