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0 08:2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财政收入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为一个省定贫困县,财政收入缘何5年增长近10倍,翻了三番多,实现全线飘红,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安泽传奇”?创优环境,提速发展。煤焦产业是该县财政收入的骨干财源,他们坚持把煤焦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放在首位。县委书记梁若皓、县长郑步电时刻关注企业动态情况,经常深入企业调研,第一时间解决企业难题。各部门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减免企业规费,对全县重点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除安全、环保等例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入企业检查,营造企业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力争申报的各类扶持资金尽快到位,使煤焦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规模,提高了煤焦企业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安全、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有力地促进全县煤焦工业的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全县煤炭产能提高了114万吨,重组矿井实现了机械化;永鑫10万吨甲醇和太岳60万吨焦炉改造项目实现满负荷生产,全年焦炭产量达到120万吨,甲醇达到10万吨。
大上项目,培植财源。该县牢固树立项目是“经济之根、发展之母、财富之源”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财源建设的载体和经济发展的“引擎”,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进赶超跨越的“总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年”活动。2009年投资3.1亿元的永鑫10万吨甲醇工程、投资2.4亿元的太岳焦炉改造工程、投资1.16亿元的永鑫焦化公司二期30万吨焦炉新建工程先后顺利投产。今年,全面铺开了总投资21.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9.6亿元的55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另外,总投资102.5亿元、全国最大的煤化工项目(“532”煤化工项目)各项建设正有序推进;投资8.6亿元的全市“双百”重点工程永鑫100万吨焦化项目,土建工程正紧张进行。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该县财政收入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财政“蛋糕”越做越大。
加强征管,应收尽收。县政府随时关注财政收入工作的进展情况,逐月调度,及时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县财税部门严格依法依规收缴和管理税收与非税收入,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征收工作,对煤焦外运车辆逐车计量验票,实行电子监控,堵塞跑冒滴漏,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同时,强化税源监控稽查力度,县上成立纪检、人武等部门联动的督察组,加强税收监管,做到不留死角、应收尽收、应缴尽缴,保证了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任务的完成。
随着财政总量的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向问题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安泽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把资金投向用于增添发展后劲、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来。一是大力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在工业转型升级上,唐城煤焦化园区、冀氏煤电油园区建设严格执行清洁生产集中审核制度,对新引进的项目,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污染环境的项目进驻安泽。
着力拉长了“煤—焦—化”、“煤—油—化”和“煤—电—化”三条产业链条,着力培育清洁能源、乙炔化工、甲醇深加工等现代煤化工的拳头产品,全面推广各类节水、节煤、节电技术,促使煤焦、化工等行业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不断向节能型、低碳型的方向改进,工业废弃物实现了零排放,真正使黑色资源变绿、变白,正在向绿色工业的方向加速转型,资源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二是工业反哺农业。该县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上,实施沁河万亩自流灌溉暨科技调产工程,扶持优质玉米、优质核桃、高效畜牧等产业,加快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建设。成功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绿色无公害玉米20万亩;栽植晚花早实优质矮化核桃1.5万亩;重点扶持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146个,引导农民发展特色高效畜牧业,扩大特色养殖规模;同山东寿光合作联合打造北方晚秋蔬菜基地;扶持蔺泉酒业、润祥农贸、天乙饲料、时珍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全县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三是未雨绸缪,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建设“文化品牌大县”和“全国生态名县”为目标,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振兴,让“绿色”招财、“古色”吸金、“红色”纳银。该县举办了五届中国(山西·安泽)荀子文化节,成功申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千年古县”,使安泽这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绿色明珠”,逐步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加大投入完善了旅游景区及附属设施建设,新建了望岳楼,完成麻衣寺砖塔和郎寨塔的维修工程及国保申报工作,启动了荀子生平园和太岳革命烈士陵园建设,完成了荀子文化园引水工程,修建了黄花岭、红叶岭、青松岭旅游公路及景区人行步道,使“一带”、“一线”、“五区”的精品旅游格局初具雏形。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殷实,安泽县千方百计为群众谋福祉,让老百姓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
种粮补贴、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补贴全部以“一折通”的形式给农民兑现落实;为农民家电下乡提供补助;为全县残疾人补助危房改造款;为全县8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为抗战老军人发放建房补助款;为贫、病、残、优、父母亡故及离异等“五类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启动实施“牛奶工程”,给全县2000余名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每人每天发放一袋鲜奶;对全县大病患者进行两万元以上的补助……除了这些无微不至的惠民行动之外,该县还狠抓了以教育、卫生、城建、农业、公共服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方面,为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彻底解决县城居民饮用水安全和供水不足的问题,该县总投资400万元,新建城西供水站一座,打380米深水井两眼,改造了3000米供水管道;实施了城市集中供气工程,为城区8平方公里3万城市居民提供供气服务的项目全面启动;投资3800万元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一座;投资1亿元用于沁河县城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营造了一泓清水,两岸锦绣的美丽景色;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投资990万元开发鸿运小区,建成廉租房126套,低收入家庭已陆续开始入住;投资9850万元建成四星级酒店——安泽县迎宾馆并全线投入运营。在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方面,投资1.7亿元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中学安泽一中并交付使用。在改善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了县医院住院楼并配备先进的医疗设施;投资425万元,完成了7个乡镇卫生院、76个村级卫生室新改建工程,实现了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在新农村的全覆盖;新建了总投资达490万元的计生服务中心大楼;总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的新中医院,目前工程主体已完工。在新农村建设上,该县坚持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5200万元,用于改善全县104个新农村的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文化及便民设施,全县首轮新农村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使70%的农民享受到了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通讯员 高成锁 苏晓峰 高凌飞 )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