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有人这样问我,播出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生活中的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
几句平实诚挚的话语寄寓对文明行为的深情期许,一组司空见惯的镜头叩击唤醒更多人的美好心灵。2008北京奥运会前,由濮存昕担纲主演的这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片自首播之日起,就以返璞归真而又朗朗上口的男声独白迅速俘获亿万电视观众的心,继而焕发出无数个体感同身受的情感激鸣。
一档匠心独具、创作精良的公益广告大获成功的背后,折射出的恰恰是社会文明指数扶摇直上的现实语境。这是公益广告的独特魅力使然,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文明进步的力量。让人倍感欣喜的是,公益广告这一传递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绝佳载体眼下正在平阳大地落地生根、遍地开花。这其中,“中国梦”与核心价值观系列墙体公益广告更是在市区“铺天盖地”综合布局,无论是直通临汾西站的景观大道入口,还是军分区大院外墙抑或是莲花池巷内都能邂逅遇见,成为卧牛城内一道别致典雅的文明风景线,润物细无声。
一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我市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市上下已制作墙体类、围挡类、交通护栏类、灯箱类宣传展板2万余平方米、宣传标语1000余条、宣传海报(年画)5000余张,利用公交站牌300块、电子显示屏500余块,其中政府出资新设公益广告位2000余平方米、灯箱广告500余块;市电视台每套频道(率)每天公益广告达到35至50条(次)。临汾电视台新闻频道对“66条社会宣传标语”进行滚动播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建立工作机制。我市先后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社会宣传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工作领导组,建立联席会议、月报、周报、通报等制度,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制定措施、落实责任,探索建立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宣传管理工作机制,努力推进宣传活动的常态化。
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使“三个倡导”24个字家喻户晓、重点标语内容耳熟能详、文明礼仪深入人 心。市电视台在重要时段高密度滚动播出宣传内容,先后播出《文明赢得尊重》、《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文明出行》系列公益广告等,还制作播出“66条社会宣传标语”公益飘字。市级报纸开设专版进行宣传,每天刊登1条“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或宣传标语。《印象临汾》等杂志每月每期刊登量不少于两个整版。
运用新兴媒介,深入开展网络宣传活动。临汾文明网、临汾新闻网、临汾广电网全面改版提质,增设“宣传专栏”“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专栏”和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对“三个倡导”24个字、66条宣传标语和优秀公益广告进行实时播放。充分发挥微信、QQ等媒体作用,利用《文明临汾》等微信公众平台,已发布100余期(条)。在全市建立了500余支网络宣传志愿服务队,1500余人的注册志愿者,深入开展网络文明传播。
打造街头正能量。我市坚持见缝插播、充分利用的原则,在市区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做到了“四个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建筑围挡、空白墙体制作和悬挂宣传广告,目前在中心区域已经制作了5000余平方米的平面广告;充分利用我市交通运输工具发布宣传广告,在市区1000余辆公交车、出租车电子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并悬挂条幅300余条;充分利用公交站牌,目前已经制作了300块公交站牌的社会宣传标语及公益广告;充分利用临街电子大屏幕、广告牌等户外广告媒介进行社会宣传。
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扩大宣传半径。运用海报、张贴画、挂历等形式制作宣传标语、公益广告,向学校、单位、农村、社区赠阅,扩大宣传覆盖面。目前已经制作和赠阅宣传海报、年画和组图5000份。运用专题宣讲形式,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在全市广泛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开讲500余场次,通过传统文化的宣讲,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运用文艺形式,通过歌曲、戏剧、微电影等形式展现道德力量,弘扬社会正气。编排了反映全国道德模范解黎明、孟佩杰感人事迹的小戏,举办了道德模范故事会、拍摄了弘扬真善美的微电影,发挥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为深化宣传内涵,我市将社会宣传工作融入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将开展形势政策教育、“道德讲堂”建设、公益广告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文明城市将社会宣传与“善行义举榜”建设相结合,倡导“好有好报、善有善报”的价值导向;文明单位率先利用电子屏、楼道版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重点宣传标语的宣传;文明乡镇(社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积极设立德孝文化墙,公益文化墙和村规民约墙,引领社会风尚。(王小庚)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