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还是玩?你的暑假怎么过?

2015-07-10 11:54: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放暑假啦!又到了孩子们可以撒欢玩耍的时间,这个暑假要怎么过呢?面对没有时间的父母,跟着爷爷奶奶“任性”玩耍?暑假是玩着过,还是学着过?近日记者经过走访,听听小朋友们如何过暑假。


    每日亲子多互动 家长相伴度假期

    假期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放假休息时间,同时也是重新调整学习状态的重要时期。假期能否利用得好直接影响孩子下一阶段的学习。暑假来到,家长们打算让孩子如何度过?假期计划有没有付诸实践?7月7日,记者来到家长们身边,听他们分享了这个假期的“陪娃计划”。

    在枕头乡中学担任班主任的梁丽琴女士说,她的女儿读四年级,在市区一所学校上学,丈夫在女儿所在的学校任教,而她在枕头乡中学教学,作为母亲陪伴女儿的时间很少,但是母女俩的关系却很融洽,我们什么都聊,包括她的朋友、学校里的趣闻。”在梁丽琴看来,沟通是走进孩子内心的第一步,只有了解孩子,才会在她遇到问题时找到解决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基本上都按照计划实施了。”梁丽琴告诉记者,她的女儿性格内向,属于比较害羞的类型,尤其喜欢美术。

    在假期刚开始时,她就和女儿沟通商量,根据孩子兴趣爱好报了美术、葫芦丝特长班,她的很多同学都在参加英语、语文等辅导班,说实话我还是想让她多补充点文化上的知识,但是得尊重孩子的意愿。”梁丽琴说,暑假有时间陪伴女儿了,为了让女儿静下来读书,她每天都要抽一小时陪着女儿阅读。每天都会有互动时间和做家务时间,我会邀她一起做点小事情,大家一起聊聊天,做些手工物件。”另外,也有时间教授孩子一些安全常识,特别是独自在家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还可以有计划的带女儿外出游玩,让孩子放松,了解大自然。

    “我觉得这样孩子更独立一些,她原本有些拖拉,但是在这些计划的带动下变得很积极。现在的她,是一个阳光、有正能量的孩子。”梁丽琴认为,孩子是很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关心,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方面,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掌握技能等方面,都需要父母的照顾与指导,孩子的假期计划并不是一个人的计划,家长适当的参与可以提高孩子的主动性。“从心理成长和学习效率来说,有无父母的参与在孩子身上是有体现的。”(梁娟


    亲子游玩重参与 玩中取乐增见闻

    如今,湖南卫视热播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与热议,也让“父亲应该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话题升温。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亲忙于上班、做生意、应酬,陪伴孩子时间少已成为常态。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了这样一位父亲,每年寒暑假他都会抽出时间,陪孩子旅游一次,既增进了父女之间的感情,又在游玩当中学到了知识。

    家住秦蜀路尧丰市场文明小区的王飞今年33岁,从事个体工作,有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九年前女儿瑶瑶的出生,让他初尝为人父的幸福滋味,前年夏天儿子的到来,又让他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努力工作、挣钱,一度成为了他的生活目标,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他都会尽量抽出时间来照顾孩子,比如,接女儿放学,陪上辅导班,最重要的是,从女儿5岁开始,他和妻子每年都会安排一次“亲子游”。

    “时间允许就出趟远门,要不就在附近的旅游景点转转。”王飞说,选择假期出游,主要是为了让孩子收获不一样的成长经历。

    “孩子开学后,就该读二年级了,自从上了小学后,孩子学习负担比较重,每个周末都要参加各种辅导班。”王飞说,利用暑假可以好好带着孩子出去放松心情,舒缓一下平日孩子紧张的学习情绪,开阔孩子的眼界。

    而为了能让孩子的旅行过得更有意义,每次出行前,王飞和妻子都会陪同孩子一起做旅行前的准备工作,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培养她的参与感。

    “比如,我们去年暑假去海南的时候,就提前在地图上标注了目的地,和孩子一起了解当地的气候和风俗习惯;然后又找来一些目的地图片和相关的绘本故事来增加孩子的出游兴趣;最后让孩子在她妈妈的引导下,整理自己的背包。我想这对于培养她的独立性是很有帮助的。”说罢,王飞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事实证明,孩子的收获还是挺多的,经过几次的旅游下来,孩子很清楚这些流程,在平时遇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时,她都会将相关资料收集起来,订成小本;还改掉了乱扔文具的毛病,每次用完都会把它们规整好。”再过几天,他们为期9天的四川九寨沟之行就要开始了,女儿说,她去了一定要拿照相机多拍些实景照片,然后回来装订成画册作为绘画素材,我也期待我们一家都能玩得开心、快乐!”王飞说。(亢亚莉


    走出家门去“锻炼” 夏令营里来“体验”

    快乐过暑期,出门来锻炼。

    说起如何度过这个难得的轻松长假,家住府西家苑的刘刚略带兴奋地说:长这么大,头一次让孩子自己出门锻炼意志,体验生活,究竟他会有怎样的表现?我还真是万分期待!”作为全家人的“掌中宝”、“心头肉”,对于刘刚全家来说,9岁的儿子可谓是“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用刘刚自己的话说,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片刻离开过家人的视线。

    家有小王子,待遇如皇上。

    作为夫妻俩的心肝宝贝,儿子可谓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整理书包、准备鞋袜、端饭送水……刘刚说,也许是不经意间对儿子的所谓溺爱,让夫妻俩直接变成了孩子的全职管家,儿子的自我独立生活能力几乎为零。

    “我们夫妻俩平时工作都很忙,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专门陪伴孩子一起旅游,从上小学开始,每到暑假,在结束英语培训班的暑期学习之后,就会把孩子直接送到村里的奶奶家。”一座院子、一条狗,外加爷爷奶奶老两口,刘刚说,以往鉴于孩子年龄相对比较小,不具备外出独立生活的能力,送到村里度暑假,是一直以来不变的简单而又平淡的暑期生活模式。

    年年暑期都相同,今年假期有亮点。刘刚笑着说,近一段时间《爸爸去哪了》、变形记》等电视节目,都深深吸引着孩子关注的目光。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一边问我:爸爸,我也想去参加户外训练,我也想在树林里支帐篷、捉迷藏……”经过全家一番商议,决定给孩子报名暑期夏令营——户外拓展生存训练活动,真正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他在体验中锻炼意志、挑战自我。

    “迷彩军装、运动背包、户外帐篷……”刘刚说,虽然距离户外夏令营活动开始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但儿子对于人生中的第一场特殊旅行却早已是迫不及待了。“还没去呢,这不,每天都追着我问,户外宿营会有狼么?背包里让不让装好吃的呢?穿上迷彩装,会不会像电视剧里的‘特种兵’一样又帅又酷呢?”刘刚笑着说。(成华


    亦学亦玩有计划 心理关注莫忽视

    暑假,作为学生们的休整期,如何过成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关注的问题,一些家长为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一些家长则带孩子放开玩。那么如何过一个快乐的暑假,近日,记者咨询了相关专家。

    “现在很多家长觉得,暑假这么长的时间浪费了太可惜,孩子的学习要抓紧,于是将孩子的假期变为“第三学期”。在假期中安排参加各种兴趣班,还有不少则干脆让孩子预习下一学期的内容,孩子假期中的负担丝毫不逊于在校期间。”平阳中学教师赵欣说,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报班的重要原因,是想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占满,这样就没有孩子玩的时间,觉得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时间来学习。而一部分家长,就是解放孩子的天性,想怎么玩怎么玩,觉得假期就该放松,等到开学收心也不迟,但这样就错过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机会。

    此外,她表示,放假其实是一种更重要的学习,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服务,比如去做义工,进入社区或敬老院进行社会服务,他们在接触社会中所经历的事情会使其受益终生。

    “建议给孩子制订一个暑期计划,注重兴趣,劳逸结合,既能丰富孩子的生活,也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综合成长。”赵欣说道。

    同时,心理专家段惠萍表示,在暑假期间,孩子的心理需求也需要格外注意。在暑期,孩子的交际范围相对学校反而缩小了,由于独处的时间较多,缺少与同伴的交流机会,心理危机现象反而处于“多发期”,因此,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而且要重视他们的精神需求,应当抽出更多的时间,尽量多与孩子接触,创造思想交流的机会。

    “对于中小学生,家长在暑期所要关心的不仅是功课,而且是思想上的开导,暑期不应成为精神的真空地带。”段惠萍说道。(潘华玲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