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扮靓春节
——临汾安达圣新天地“非遗”展演侧记
临汾新闻网讯 惟妙惟肖的面人、妙趣横生的皮影戏、精彩绝伦的剪纸……
丙申猴年大年初一至初六,临汾安达圣新天地购物商场大打年味牌,上演了一场“非遗”大宴,邀请到捏面人、画糖画、吹糖人等民间艺人表演,让市民在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里,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2月12日,大年正月初五。尽管已经是下午5点来钟的光景了,但顾客依然把捏面人的展位围了个水泄不通,小朋友们都眼巴巴地瞅着艺人叶舟手里的面团。只见他像变魔术一般,那软绵绵的面团一经他的手指揉搓,顷刻间,就变成了憨态可掬的小猪、搔首弄姿的猴宝宝、活灵活现的蛇盘柱……叶舟当天显得有些手忙脚乱,那么多小朋友达到人均一个小面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拿到面人的小朋友乐不可支地向这个“90”后小伙子奶声奶气地道谢,叶舟只是点头,手头儿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还有那么多小朋友等着他手里的礼物呢。
和叶舟的展位面对面的是吹糖人的范靖凯,他的手也在不停地忙碌着,老鼠偷油、孔雀开屏、仙女散花,一个个造型在他的手里活灵活现地“变”了出来。范靖凯一边赶着手里的活一边对记者介绍说:“捏面人、画糖画、吹糖人是我国传统民俗中的艺术精品,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录,属中华民族民间绝技绝活。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如今这些民间艺术精品既能体现时尚,又不失古典韵味,是难得的馈赠佳品”。
2月13日,农历的正月初六,也是安达圣新天地“非遗”展演的最后一天,许多市民都不想和这样的机会擦肩而过,从四面八方赶来目睹“非遗”的真颜。当天的重头戏是皮影,只见在负一层的皮影展演区,市民们津津有味地观看了北京龙在天袖珍人皮影剧团表演的皮影《金斧头》,被剧中小主人公的勤劳勇敢精神感动了。表演结束的时候,于海瑞团长还邀请幕后的演员们走到台前与观众见面,演员们还邀请小朋友们走到幕后实际操纵,体验皮影表演的真谛。
来自我市尧都区广宣街213地质队的9岁的小朋友炎炎可是玩“疯”了,她在剪纸、皮影、吹糖人、捏面人等展位前流连忘返,一个也不想错过。她说,最初是在妈妈的微信里看到安达圣新天地“非遗”展演的消息的,6天的展演,她3天都来了,就是因为这里的活动和手工艺品让她放不下。妈妈则说,孩子可高兴了,这个假期,她真正领略到了祖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神奇。
据此次“非遗”展演的主办方安达圣新天地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来参加展演的民间艺人大多出生于传统艺术世家,技艺都具有原创性、传承性、技术性及鲜明的时代特征。艺人个个身怀绝技,所作作品逼真鲜活、栩栩如生,深受孩子们喜爱。活动也将成人带回了童年的美好记忆中,更让春节期间的市民们享受到了一道旖旎的文化盛宴。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