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提示: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地处市郊的武警临汾支队练兵场上呈现出另一番火热。面对从严从难精心设置的训练科目,武警战士头戴钢盔、身着作训服、扛起钢枪,用激情迎高温、战暑热、砺精兵,锤炼打赢制胜的过硬本领。
7月14日,记者用笔端、镜头记录烈日下、暴雨中那些最可爱的人。
烈日下 汗流浃背水泡成茧
酷热时节,常人若待在室外,稍微动动便全身冒汗。若穿着长衣长裤再背上15公斤重的物件,顶着烈日行走在街头,身体疲惫程度可想而知。聚焦武警战士,在夏季的日常训练科目中,顶烈日全副武装背15公斤装备训练已成常态。
当天9时许,记者在练兵场上看到战士们分组进行综合体能、射击预习等科目训练,他们或全副武装绕操场奔跑、或双手拎着重约30公斤的子弹箱快速奔袭,或趴地举枪训练。
记者用手触摸地面,温热中带着丝丝烫意。再看战士们皮肤黝黑,汗珠一直悬在脸颊上,衣衫上的一团团白色汗迹与军装的颜色相融,形成“最美印记”。
训练场上,战士们不时发出高喊声,那是为自己鼓劲、助威、加油。
陈春伟来自武警临汾支队一中队,今年是他入伍第六年。在他看来,夏练三伏虽然苦,却是锻造军人意志力、战斗力的最佳时刻。
自入夏以来,他和战友们每每训练回回都是汗水浸透衣衫,背部、腰部都起了痱子,手上、脚上都磨出了水泡,水泡又被磨破,时间久了,手掌、手指、脚底的厚茧,成了训练的记忆。
陈春伟告诉记者,夏季的训练克服高温是难点,可越是艰苦大家越明白,并坚信,作为一名武警战士要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在任何情况下,坚决服从命令,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甘愿奉献一切。
暴雨中 全身淋湿站姿如松
当天14时30分,一声哨令,一中队的战士迅速出动,跑步前往练兵场集合。
此时的练兵场犹如偌大的“蒸笼”。几分钟后,战士们开始了指定科目的训练。
时间一分一秒地滑过,记者站在依稀的树阴下,身虽未动可汗水早已从额头滑落至脖颈。
一小时过去了,训练仍然继续。此刻天空乌云密布,几声雷响后,巨大的雨点噼啪落地。记者撑起雨伞,可战士们没有丝毫避雨的意思,仍在继续训练。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断续的雨滴顷刻变为瓢泼大雨。训练仍旧继续,此时记者手中的雨伞竟成了摆设,完全抵御不住雨水的冲击。
衣服湿透了,战士们半蹲姿势手握钢枪,目光齐聚靶位,身体如“松”丝毫未动。大雨倾盆,训练依旧。
陈德阳是一中队的指导员,面对酷暑下、暴雨中的训练,他表示,在训练中,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砺战士们的意志,坚持实战化构设训练环境,确保战士们充分利用这一练兵的有利时机,助推能力素质快速生成。这为打基础与强技能、练指挥与练配合、强能力与砺作风,形成有机结合。同时,也营造了浓厚训练氛围,使战士们在相互比拼、相互激励中调动练兵热情,全面提升训练的质量效果。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武警战士头戴钢盔、身着作训服、扛起钢枪,用激情迎高温、战暑热、砺精兵,锤炼打赢制胜的过硬本领。 记者王隰斌 祁欣摄
凯旋归 时刻准备保卫人民
采访中,一阵阵曲调激昂的锣鼓声响彻整个练兵场。原来,一中队的特战队员在前几天武警总队组织的全省应急救援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大家用这种方式表示祝贺。
在为期两天的比武时间里,一中队的十余名特战队员在逼真应急救援战场环境中,挑战技术制高点,检验自我技术最高度,与兄弟单位展开面对面对抗。
回看此次比武,一中队中队长杜浩说:这次比武的成绩得益于在平时训练中的实战对抗,练兵比武检验考核了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强军必兴训,兴训必求实,以比促训,以战砺魂。在今后的训练中,更要培养战士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从而营造‘着眼实战抓训练、紧贴任务练精兵’的浓厚氛围,着力牵引训练向实战化、对抗性的方向发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战士宋金州和徐小军参加了此次应急救援比武。说起此次比武最大的收获,他们表示:责任感、意志力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增进了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提高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今后更有信心担当起处突拳头、反恐尖刀的重任。”如今,不同的面孔、不同的故事却演绎着武警战士永恒的主题,是奉献、是付出、是大爱。他们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和使命。
记者王隰斌 祁欣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