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开学已有一段时间了,学龄期的孩子们大多已步入“正轨”。日前,笔者遇到了家住尧都区解放西路的小王,了解了他周末上培训班的情况:周五下午放学回家,把学校安排的家庭作业全部完成;周六上午8:00至10:00学国学,10点至12:00学奥数,下午3:00至5:00学画画;周日上午10:00至12:00学英语,下午6:0至8:00打篮球。说完,小王同学耸耸肩,赶紧回家写奥数作业去了。
对此,小王的妈妈李女士也很无奈。她知道孩子很辛苦,但是有的民办学校小升初考试要考奥数,如果不报班,家长也辅导不了,除此之外还想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因此只能把周末充分利用起来。其实,不光小王,相信有很多孩子比小王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可以理解,作为家长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这样被各种培训班“填满”的双休日,孩子们会认可吗?效果真的那么好吗?家住尧都区五一东路的马女士告诉笔者,有段时间,孩子目光呆滞、乱发脾气,什么培训班都不上,后来咨询了心理医生,才知道是压力太大所致。每个家长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赢在起跑线上就意味着必须参加各种培训吗?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配备了相应的学习资源,孩子就能具备这些学科的能力了,但试问一下,这是孩子想要的吗?每个孩子都能承受了这样大的压力吗?所以,家长请不要用培训班填满孩子的童年。还有些家长盲目“跟风”,不尊重孩子的喜好,不依据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而是想当然地通通“外包”给各种培训机构,这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如果孩子没有面对过艰难的挑战或失败,他就不会培养起韧性;如果孩子为他的错误选择付出了代价,那他就会为下一步的正确选择积累经验。所以,让孩子过自己的生活吧,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历、体验、自主成长吧,这也不失为家长的一种理性选择。
(高雁)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