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的姿态传承戏剧艺术
——市眉户剧团赴西安演出《雷雨》《父亲》侧记
临汾新闻网讯 为人民高歌,与时代同行。由陕西与天津、浙江、广东、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9省(市、区)文化厅(局)联合举办,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承办的“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于10月8日至11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作为受邀单位,市眉户剧团排演的大型现代眉户剧《雷雨》《父亲》分别于10月24日和25日晚在西安人民剧院演出。演员艺术精湛,震撼心灵,好评如潮,盛况空前。动人的音乐和优美的唱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三秦大地的父老乡亲送上了优质的文化艺术大餐。陕西著名眉户表演艺术家吴德说:“感谢临汾眉户剧团带来这么好的戏。《雷雨》《父亲》都十分精彩,唱腔自然流畅,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把真实的情感渗透到了人物角色中,演员一个个都光彩照人。两部剧的整体效果达到了生活化的艺术美与抒情化的意境美。”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有力地证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物质的复兴,更是精神的复兴。
10月24日晚19时45分,西安市北大街41号人民剧院座无虚席,大型现代眉户剧《雷雨》即将拉开帷幕,台下不仅仅是观众,还有来自各省的评审和专业演员。话剧《雷雨》是精品,用小剧种眉户去改编曹禺先生的《雷雨》,能成功吗?能好看吗?
《父亲》剧照 沙志杰 摄
毫不夸张地说,从开场的一声炸雷观众就被吸引住了。《雷雨》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富有传奇色彩。接二连三的悬念冲突,使观众的情绪随着剧情跌宕起伏,再加上眉户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
《雷雨》所展示的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分属于两个家庭里的8个人,由于周朴园在三十年前和侍萍的一段感情而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其中又夹杂着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比如周萍和四凤,周萍和繁漪,周冲和四凤,4个人之间就出现了三种交织在一起的感情。这样密如网的人物关系是本剧传奇色彩之所在,也使得整部剧高潮迭起,悬念迭出。剧情中周朴园和繁漪的冲突,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使剧情紧张曲折,引人入胜。在三十年前旧景重现的基础上,将戏剧矛盾推向高潮,爆发了一连串的惨剧。
由潘国梁扮演的周朴园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是全剧的灵魂人物。舞台上所呈现的一切都是因周朴园而起。他是周公馆一系列悲剧的直接制造者,同时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潘国梁从剧情出发,从人物关系出发,准确刻画人物,无论是演唱、道白还是表情、肢体语言都惟妙惟肖地烘托出周朴园专制、自私、冷酷、虚伪的人物特征。潘国梁不愧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他完美演绎了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博得了在场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繁漪,是一个被环境扭曲了人性的女人,是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女人,是一个不好演的角色。但赵梅把曹禺笔下的繁漪演得出神入化,有一种独特的神韵。每一段唱词,每一段道白,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一个人物”——外形高冷、内心空虚的女人繁漪,每个情节都纳入了人物命运的一定轨迹,那种神经质的恐慌、压抑、苦闷、无奈和纷乱的情感纠缠,赵梅刻画得真实到位,使繁漪这个人物具有了明晰的层次和深度。繁漪的凄楚和悲痛,赵梅都挖掘出来了。她幽怨地唱道:“泥泞中脚难移,三步一跌一步三趋,犹如魂魄离了体,在阴阳两界飘迤!恨周萍昧天良忘恩负义,愤难泄怨难诉不堪负屈!恨不能借雷霆倾天裂地,只落得孤零零无助无倚!行行悲泪入夜雨,层层黑云压天低!雷电不为消愁郁,风雨却来添悲凄。可怜盛夏雷雨夜,呜咽风声掩人啼。心欲碎,梦已去,肠若断,命将熄;泪眼难辨来时路,痛将肝胆溅污泥!”繁漪拖着一副空壳一步一步地挣扎在回周公馆的路上……台下观众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许爱英扮演的侍萍,一出场就在人物里面。侍萍,戏中的三号人物,剧中那些不期而遇和处处伏笔都是围绕这个人物展开的。骨肉分离却以仇人的身份相见,兄妹手足却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伦理纲常的悖逆,导致周萍自杀,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繁漪发疯,这个罪恶的家庭最终归于毁灭。许爱英以其声情并茂的细腻表演,细致入微地表现这个悲剧人物性格,分寸得当地展示人物此时此地的心态和属于这个人物独特的言行,贴切、真实、自然。许爱英塑造了一个不卑不亢、针锋相对、触景生情、痛彻痛悟的可怜妇人形象。尤其是三十年后来到周家那场戏,揪着观众的心。她凄婉地唱道:“是天,是命,是天命对我的惩罚!三十年过去了,我就是饿死也不会来找你。可是,老天爷偏把我推到这儿来,让我延续三十年前的噩梦,天哪……命运为什么这样捉弄我呀!一腔苦水似浪涌,我恨天,我恨地,命如黄连天无情,三十年罪罚未终!恨当初太年轻少虑多梦,因懵懂把青春付于灾星。我为你连生两个子,却被你驱入茫茫雪夜中除夕夜,雪打灯,高墙内外天两重。朱门内,你张灯结彩娶新欢。荒野里,我脚下无路泪结冰。怀里的孩子将断命,墙内的萍儿放哭声。三十年,一场噩梦终未醒,冤家路窄又相逢又相逢!”许爱英凄美柔婉的唱腔,悲情演绎了侍萍的内心世界,以其声情并茂的细腻表演,博得了观众分外热烈的掌声。
还有,由贾福林、许丽君、申建强、张瑞、刘武斌分别饰演的周萍、四凤、鲁贵、鲁大海、周冲……一个个塑造得都非常出彩,是一串闪光的艺术形象。眉户《雷雨》的艺术呈现,带给观众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观众看得投入、过瘾。舞台上演员已经谢幕了,台下观众久久不肯离去。一拨一拨的观众追到后台要求和演员合影签名。有一位叫刘艳丽的观众拍着胸脯激动地说:“一个一个都演到骨子里了,特别出彩,都演得好,没有不好的。今晚我太激动了、太激动了,我不想回家。”一位姓王的观众拉着潘国良的手激动地说:“十多年了,没有看过这么好的戏,不是戏剧不行了,是好戏太少了。今晚这样的戏百看不厌。”还有一位观众说:“如果曹禺先生还健在,坐在台下看这部戏,也会赞不绝口。”
《雷雨》剧照 沙志杰 摄
10月25日晚19时45分,眉户剧《父亲》开演。提前半小时记者来到西安市北大街41号人民剧院外,聚集的人群里有人一直问:“有票吗?谁有票要卖?”真是一票难求。记者拿的出入证也不让进,说今晚必须有票才能进。没办法,记者才从后台进入演出会场。
这是戏剧的魅力,更是临汾眉户的魅力。
开场了。西安市人民剧院内上千人静悄悄的。舞台上,一棵大槐树旁,牛耕田家院外,音乐声中夹杂着吆喝声:“油炸大麻花,山西糊辣辣汤!好吃不贵,后买先尝。”盲人奶奶拄拐兴高采烈地走来……《父亲》以农民工牛耕田的家庭生活为背景,以养女小春的命运为主线,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潘国梁扮演的父亲牛耕田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工,善良、厚道,生活的重负又使得他木讷、迟钝,一如鲁迅笔下的中年闰土。正是这位老实厚道的父亲在“抓阄”一场戏中为偏心养女小春,舍亲取义,却玩起了蹩脚的狡黠。因而让亲生儿子小强一眼看破,顿生尴尬。
随着剧情的深入,展开冲突,起承转合,层层推进。牛耕田为给做透析的养女小春省钱治病,在工地上舍不得吃一点荤,当大家笑话他“仔细”“会过光景”“舍不得吃肉”时,他急赤白脸地争辩:“我不爱吃肉。”观众心里暗暗发酸,从他“强词夺理”的搪塞中看到了“打掉了牙往肚里咽”的坚韧与超人的忍受能力。
牛耕田,这位让人心痛的父亲,这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父亲,为没能使白发苍苍的母亲安度晚年而内疚,为没能让亲生儿子上大学而惭愧,为无力支付医疗费而感到对不起养女,他百般无奈偷偷卖血,直到最后义无反顾地为养女献上自己的肾。故事围绕父亲和养女来展开,充满悬念,紧扣人心。潘国梁从心理刻画到人物外形肢体语言,一举手一投足,台步、跑场,高兴、生气、煎熬、发愁,站立、干活、吃饭、走路……都那么符合人物特征,成功塑造了一位憨厚、讷朴、可敬可爱的父亲。尤其是第五场父亲寻找小春那场戏,那段雄浑有力的演唱把全剧推向高潮:“十八年前那一天,鹅毛大雪刺骨寒;你娘生你把命断,你爸服刑在牢监。你病饿交加无人管,我把你抱回家门前。在怀中你没哭喊,小脸脸贴在我胸前,我就知咱父女今生有缘。为救你寻医生我全乡跑遍,为救你我越岭又翻山。你睁开双眼露笑脸,全家人愁眉展心喜欢,自那时为父我暗发誓愿,抓养儿长成人,我担起这苦和难。”“你曾说长大后要把公家事干,挣了钱要给爸妈买新衣穿。你曾说挣钱要给奶奶把病看,让奶奶睁开双眼把美好的世界观。你曾说长大要把咱家穷日子变,要让爸妈幸福生活到百年。好容易盼你把大学念,知真情你却钻进牛角尖?生绝望、走极端;抛亲情、劝不还;你只想一死作了断,全不念家人望眼穿。我十八年的心血、十八年的亲情、十八年的热望、十八年的祈盼化云烟!孩子啊!你,你,你一意孤行寻短见,抛下为父你心何安?”此时此刻,台下观众一边抹泪一边鼓掌。潘国梁的真情表演彻底征服了观众,也让观众过足了戏瘾。
张云霞扮演的盲人奶奶有血有肉,很有感染力。她一定对人物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艺术加工,才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盲人主要靠肢体动作来塑造,张云霞在舞台上举手投足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作为牛耕田母亲和小强奶奶的情感世界。她的演唱也非常叫好,激荡起观众阵阵情感波澜。尤其是第四场知道耕田卖血时她边在儿子身上捶打,边字字血、声声泪地唱道:“耕田,你看咱这个家,有爸没妈瞎眼的奶奶;老的老、病的病,全靠你哩!
你咋能干这事,糟践自己的身子啊?耕田,妈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你的女儿,可妈我……也心疼我的儿啊!自从小春儿到咱家,你待她胜过亲生娃;为娘我从没说二话,儿和女全都是咱的根芽。秀兰不幸过世后,为娘我哭的双眼瞎。儿啊,你当爸又当妈,全家的重担将你压。上学依了你,事事偏着她;为治小春病,啥钱你都舍得花?卖光家产娘不怪,你不该把性命往里搭。娘知你心疼你的女,难道说我就不疼我的娃?你一旦身子垮、屋梁塌,九泉下见你爹我怎样回答?”台下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牛耕田的悲情演唱又让观众感情的闸门刹不住了,他唱道:“老娘亲疼儿情化作热泪洒,叫我耕田该说啥!妈呀妈!抽点血儿身子不会垮,医生说还能降血压,不是儿不顾这个家,见小春常想起她善良的妈,想当年我爹爹突把病发,她献血救我爹有恩于咱,小强儿虽委屈还有亲爸爸,更有奶奶疼着他。小春儿无亲人无人牵挂,我不偏她谁偏她?终难忘小春妈临终托孤的话?一句承诺千斤重啊,咱不能辜负了她九泉的妈!”我旁边的一对中年夫妇不停地擦眼泪。
在《病房》一场戏中,手术成败难料,父女生死未卜,二人充满深情、声泪俱下的对白、对唱更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牛耕田为女儿梳头时唱道:“不用梳子用爸的手,眼泪就是那梳头的油……”唱出了人生的艰辛、生活的不易,唱出了这位父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的高风亮节。这部戏,我在临汾已看过不下五遍,此时此刻我在西安人民剧场再一次看还是泪流满面。
贾福林、王倩、张健分别扮演的高麦山、小春、小强都很出彩。《父亲》在两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观众的掌声不下三十次,受欢迎程度超过了《雷雨》。演员谢幕后,观众一拨一拨涌向后台,把演员围得水泄不通,要求合影留念,使他们迟迟卸不了妆。甘肃定西一位70多岁叫张春玲的戏迷从网上买上票专程赶来。她说:“太精彩了,太精彩了,我看得很过瘾。”
组委会评审高字民说:“没想到《父亲》比《雷雨》还好看。这个剧团有精气神、有创造力、有眼光、有创意!看《父亲》我更多不是以评审的身份而是以普通观众的感受来看戏的,情感随情节起伏,几度眼眶湿润,备受感动和感染。这是一个表现普通人家长里短、世情人伦的小题材、小故事,但却演绎出了大境界、大情怀。”
评论家翟志荣说:“最初看到节目单时,我怀疑用所谓小剧种去改编曹禺先生的《雷雨》,能好看吗?看过后,唱词编得合乎剧情、合乎人物,佩服编剧功力。演员没有不出彩的,尤其是潘国梁在《父亲》中的表现,没有欠缺和不足,可以说无懈可击,达到了‘增之一分则长、损之一分则短’的极高境界。”作曲家、演奏家张新怀说:“很震撼,看了临汾眉户剧团这两场戏,晚上睡不着觉。演员演得精细,每个演员出来都是角色本身,每一个人都在戏里面。观众看得很舒服、很陶醉。我认为,眉户《雷雨》比话剧、京剧的版本好看,制作精良,风格大气,没有做作,恰如其分,戏打磨得好,传承了经典精髓。音乐写得好,大气有特色。”
市眉户剧团团长潘国梁在陕西省文化厅组织的座谈会上说:“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戏,不仅是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呼唤,也是历史赋予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我们要精益求精,潜心磨砺,创作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用艺术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戏曲文化使命,以传统戏曲传承创新为目标,积极推进新剧目创排,致力于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
记者 胡丽丽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