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去年我们获得了山西省卫计委颁发的夫精人工授精资格证,在这项技术成功开展一年后,今年我们又有了新的进展——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功。”日前,经过抽血化验已确认成功受孕的一对夫妻成为我市首例“试管婴儿”技术的受益者。而在我市首例“试管婴儿”的主要“制造人”、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彭爱萍看来,这一喜讯既填补了我市辅助生殖技术的空白,更成为全市广大不孕不育家庭的福音,“不用再长途奔波去外地求医,对于许多工作繁忙或经济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确实是福音,这也是推动我们生殖医学中心努力突破新技术的源动力。”
作为医疗领域的“疑难杂症”,不孕不育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许多家庭。今年10月10日,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对前来就诊的一对夫妻进行了试管婴儿手术,即在超声下无痛取卵、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手术。相隔仅仅20天,在对女方进行抽血化验后,血项显示女方已成功受孕。这标志着我市首例“试管婴儿”手术取得成功。
“我们的工作不只是确定治疗方案、施行手术,然后确认成功受孕就结束了。我们要一直保持跟踪随访,包括整个妊娠阶段,一直到产妇健康产下婴儿,我们都要密切关注、随时指导。”彭爱萍说。从显微镜下试管里一个受精的单细胞到一个健康的婴儿,期待这个过程并看到最后成果的那种喜悦是无法言喻的。
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创建于2013年,是山西省卫计委批准我市唯一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从事妇产科和生殖医学临床工作30余年的彭爱萍,从2013年主持筹建生殖医学中心那天开始,便把不孕不育作为中心工作的研究方向,先后赴北京妇产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等机构进修,主攻生殖内分泌、生殖免疫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
“2013年生殖医学中心刚成立的时候,只有我和一个小护士。院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从人员到设备再到实验室的筹建,一年一个台阶。”在彭爱萍的回忆中,我市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离不开院领导高瞻远瞩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一系列支持手术开展的软硬件建设,也离不开生殖中心一班人无止境的摸索和攻关。
从1个医师、1个护师到如今6个医师、4个胚胎学技师、4个护师,其中还有医学硕士5人;从1台B超机到全部安装净化层流设施的实验室;从人员培训、设备更新到规范化的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不到4年的时间,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成绩斐然:2016年1月,获得山西省卫计委批准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今年6月,成功通过国家卫计委组织的专家库成员验收,获批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今年10月30日,我市首例“试管婴儿”手术取得成功……年门诊量上万人次,每年百余名不孕不育夫妇成功妊娠,尤其自2016年开展辅助生殖技术以来,实施人工授精技术216个周期,临床妊娠率23.6%。我市辅助生殖技术不仅走在了行业顶尖行列,也让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先进技术治疗,帮助更多的家庭实现了做父母的愿望。
生殖医学中心宽敞的候诊大厅里,除了十几面锦旗和挂在墙上的“三八”红旗集体荣誉证书、“生殖技术批准证书”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大厅西侧的“今天我怀孕了”展板。展板上,两张放大的日历被密密麻麻的“红心”覆盖着。
“日历上贴‘红心’的都是我们中心成功助孕的日子,你看,这两个紧挨着的‘红心’表示同一天成功助孕了两例。”望着日历上的一片“红心”,彭爱萍脸上一片祥和,“看着患者从最初来咨询时愁眉不展到挺着肚子喜笑颜开,还有许多父母直接把孩子抱来报喜,说实话,每次看到孩子健康的小脸,看到一家人幸福的模样,就觉得我们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记者 段碧蓉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