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好戏从排练开始

2017-11-30 08:56: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22日下午,市蒲剧院蒲剧团大院内,或悠扬婉转或高亢激昂的唱腔从5楼排练厅传来,当天,蒲剧团正进行经典剧目《花木兰》的排练。

  “你是个女儿身,误会解除后元帅认你当了干女儿,你要让观众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再来一次,嘟……仓……走!”业务副团长郭双奎边说边用手打着节拍,“日常排练很重要,精品剧目也是无数次排练的结晶。这次我们排练经典剧目《花木兰》就是为了给年轻人创造一个平台,让他们更加熟练地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和技巧,从而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演员张雪在《花木兰》中饰演一号人物“花木兰”,这是她首次担纲主演,“这是一出武打做工戏,对唱腔、动作、演出要求都比较高,对我来说挺有挑战的。接到剧本后,我在网上查找了许多相关视频,仔细观察演出的每个细节,不断揣摩人物性格,争取能通过自己的表现让人物鲜活、真实起来。我希望通过这部戏提升自己,让观众看到好的演出、看到好的蒲剧表演。”

  排练室的一角,23岁的演员张志乐微微佝偻着身躯,步履蹒跚地向前行走了几步,停顿片刻后开始了演唱。“我以前演武生、小生的角色偏多一些,这次演老生,这个人物前后对比特别明显,前期因为得病引起身体不适,所以他的走路姿势、说话语气都比较虚弱,后期大病痊愈,又看到女儿归来,他感到非常高兴、激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我一定要好好下工夫,才能把人物更好地呈现出来。”

  “戏曲既是一种文化艺术,又是一种教育方式,它不单单只是讲故事,里边涵盖了许多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内容,老辈儿人都是通过戏文来教育后人的。”在郭双奎看来,步入新时代后,戏曲也是可以开发的,只要剧团进一步挖掘、创作精品剧目,戏曲也可以搭乘“戏曲+”的快车,发挥潜移默化教育引导的作用,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