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写忠诚

2014-06-17 07:34: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武来贵,隰县青龙山国营林场的老护林员,69岁,是一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上世纪60年代入伍,70年代转业到林场,一干就是40年。

青龙山国营林场双字坪管护区距离县城80华里,是隰县、交口、石楼三县的交界处。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连绵,丘陵起伏,面积达到15123亩,整个山上只有老武一个护林员。在这里有着难以想象的艰苦,绵延数公里没有人烟,没水没电,只有孤孤的几间破瓦房,静静的盘落在山腰间,到了冬天,刺骨的寒风从裂缝的墙壁中渗入让人无法招架,这儿就是他工作的地方。妻子在世的时候和他一样也是个护林员,他们把家安在了林场,孩子全部交给乡下的老母亲照顾。

一碗稀饭,一盘咸菜,两个馒头,每天早上,老武都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老三样”,吃完早饭,安顿好院子里的猫猫狗狗,老武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山路崎岖陡峭,还不时有野兽出没,每次巡山,武来贵总会拿着一把长长的斧头。他的这个斧子有三个用处,一是走路能当拐棍,二是上山进了林区以后碰见过不去的地方能砍砍,三是山上碰上东西(野兽)以后还能护身。

2000年4月的一天,武来贵在巡山途中,林场南面的沟里有一股黑烟,凭着他的经验在附近村民的帮助下,一场森林火灾得以避免。从那天起,武来贵更加紧了巡山的次数,他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他要用军人的荣誉、党员的生命去保护它。

山上没电,几十年来每到夜晚陪伴老武的只有这盏孤灯。有险情通知场部只能打电话,要隔三差五的跑上十几华里到附近的村庄去充电,因为这是能保持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这是他始终不能忘记的也必须做到的一件事。

在他和家人的记忆中,护林的40年来,武来贵没有回家和家人过过一个团圆年。对于家,对老人孩子,武来贵心里有的是愧疚,母亲生病顾不上护理,孩子上学、工作、成家他也忙得没来得及过问。一年冬天,想娘的武来贵特意把83岁的老母亲接到管护,可是面对寂寞的山林,难耐的母亲只住了几日就再也住不下去了!

他一年四季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生活用水也是靠一口旱井来支持。但对于管护区的情况,老武像如数家珍一样清晰。如今林场在变,老武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他说:“这辈子守在林场,林场安全了,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40年,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40年,日日夜夜,坚守清贫;风霜雨雪,忠心不改;40年,困难重重,从不抱怨;孤苦寂寞,依然坚守……

40年,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大山深处书写着“忠诚”二字。

本报记者 杨文婷

     

责任编辑:杨洋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