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守翰墨自成香

2012-09-06 08:3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下乡配送图书。


2001年,带着播撒知识、传播文化的信念,秦诚调到永和县图书馆。当时的图书馆位于县文化局院内,只有3间房子、6000余册藏书,且图书老化严重,基本无借阅能力,可谓是一穷二白。见此情景,秦诚同县文化局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一次次下临汾上太原,跑图书馆项目建设。从县城到太原的往返中,多次因为囊中羞涩都是搭坐的顺车,为此秦诚有了“搭车馆长”的外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秦诚的努力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2004年终于争取到中央财政拨付的50万元建设资金。同年,永和县图书馆开始新建,2008年投入使用,2009年6月15日正式开馆。
在图书馆正式运营的背后,秦诚付出了无数艰辛的努力。新馆建成伊始,馆内人手少,他只能里里外外一把手。安装楼梯扶手、防盗窗、粉刷、改造办公室、改造卫生间……他什么都干。当时,因县财政困难,馆里又没什么经费,他就把家里的收入拿出一部分补贴到馆里,在建设图书馆的几年里,妻子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新衣服,生活上更是省吃俭用,为此孩子哭闹过,妻子埋怨过,然而,为了图书馆能够早日投入使用、为了山区的群众有个汲取知识的平台,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永和图书馆已今非昔比。不仅拥有了2万余册各类图书和其他设备,还建起了机房、电子阅览室等。电子阅览室拥有电脑20余台,可免费上网查询、发布信息,进行多媒体资源整合、调度、知识采集、元数据标满工作。并建起了永和县图书馆网站,可访问省内所有图书馆的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馆内卫星设备可每天接收最新文件包,保证知识更新换代,更好地为全县人民服务。
为了让农村百姓更好地就近读书,借助全省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东风,永和县建成了“农家书屋”79个,投放图书12万余册,光盘7900张。建起了79个“流动图书室”,投放图书2万余册,书柜近200个。在图书、物资配送过程中,秦诚既是司机,又是装卸工。“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不懂管理图书,他又帮着分类,摆放。图书送到南庄乡的北河露村,村干部不在,停车的地点距“农家书屋”还有100多米的一条坡,秦诚就一次次的将29包书全部扛到了“农家书屋”。周边人都劝秦诚别那么拼命,可他总是笑笑说:“每当看到老干部们戴着老花镜在图书馆阅读,看到青少年手捧图书在知识海洋里遨游,看到农民兄弟盯着科技图书如饥似渴的神态,我的心里就感到无比的欣慰。”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