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孩子王”

2012-09-06 08:1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赵辉将学生视如己出,给予的是浓浓的父爱。 资料图片


他用勤奋诠释教师职业的真谛
教师的使命感让赵辉意识到,要想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需要教师无怨无悔地付出。于是,他忘却了城市里生活条件的优越,抛却了年轻人所特有的气盛和轻狂,踏踏实实,从零做起。赵辉一有闲暇时间就向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听他们的课,向他们请教问题。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埋头苦读教育书籍,希望从中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每次上完课,他都要及时总结这节课的得失,把课堂反思写在日记本里,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赵辉的课堂教学终于摆脱了一开始的拘谨,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趣味。而几本厚厚的教育日记,则成了日后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笔厚重的财富。
2001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始大面积实施的时候,他向校长主动请缨,承担起了尧都区“小学高段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任务。为了保证教科研任务的完成,他先后多次赴山西师范大学自费学习,向专家教授们请教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教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还对班里的34名学生进行了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总结出了适合农村教育实际的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2007年,该科研成果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并最终结集出版,他本人也因此获得“先进教研工作者”荣誉称号。
他用爱心点亮山乡孩子的希望
在赵辉的班上,有个叫赵新的孩子,也许是因为家境不好的原因,五年级的他长得非常瘦小,同学们都叫他“小不点儿”,只要他在,教室里总是充满着笑声。可是有一段时间,赵辉发现原本爱说笑的赵新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闷闷不乐,低着头跟谁也不说话,上课的时候老是走神。赵辉及时找到赵新询问原因,在一阵犹豫之后,孩子终于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的父亲在采山货的时候不慎从山崖上坠落下来,摔断了双腿,治病需要一大笔钱,孩子思想负担很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赵辉很快做出决定,用集体的温暖去驱散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云。他一面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一面在班内开展了以“关爱同学,共同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他先后4次到赵新家做家访,及时了解家里的情况,学生们也自发地组织了献爱心捐助活动。为了不使赵新的成绩掉队,赵辉每天在下午放学后都要抽出半个小时给他补课,有时干脆就把他留在学校,跟自己同住一个宿舍。经过半年多耐心细致的工作,赵新的脸上终于重现了笑容,学习成绩不但没有退步,反而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用执著撑起山区教育的脊梁
可是不久,又有一个叫郭海燕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悄悄离开了校园。海燕的父母都在千里之外的大城市里打工,她跟着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可能是因为没有文化,老两口在没有通知孩子父母的情况下,就擅作主张,让海燕收拾书包回了家。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赵辉立即赶到了海燕家,好说歹说地费了半天口舌,却连孩子的面都没有见着。原来,海燕的奶奶听说赵辉要来,竟将她藏了起来。第二天,赵辉又去了海燕家,还带上了几名班干部。就在海燕的家里,赵辉给她的爷爷奶奶讲没有文化的种种危害,讲国家义务教育法的现实意义,还给她的爸爸妈妈打过去了电话。经过一个下午苦口婆心的劝说,海燕的爷爷奶奶终于同意让孩子继续回来上课,赵辉心头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15年来,他已经挽救了数名濒临失学的儿童,并累计拿出2万余元资助了60多个家庭困难的孩子。
虽然这些年来赵辉获得了很多省市区级的荣誉,但他更看重的是当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他家里有一个箱子,装满了来自四面八方信件、贺卡、小礼物,那是学生们寄给他的,这些东西才是对他十几年来辛勤付出最好的褒奖。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