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自成的故事

2017-09-06 23:36: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闯王李自成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祖籍陕西省米脂县李家站。公元1606年9月22日(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米脂县李继迁寨(现属横山县)。明朝末年陕北一带连年灾荒,李自成随着逃荒饥民,从米脂县出发,沿黄河南下,一路乞讨,东渡黄河,辗转来到大宁县道教村。

  李自成少年在大宁逃难,道教村房启星见他年幼可怜,便留他住下,为有一口饭吃,李自成给村里一家财主砍柴、放羊,挨打受气,遭遇欺凌。后来,财主将他打发到西南堡村的山里给寨主放牛。有一年冬天,大雪封山,他连续3天断顿,饥不可耐,迫不得已将牛群中一头小病牛杀死烧吃,保住性命。寨主得知后,将他捆绑吊在该村一棵槐树上拷打,被房启星连夜搭救后,将其收养,并教他写字读书。后来李自成告别房启星,离开道教村,回到米脂县。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从西安发兵,一路向北京进发,在大宁县马斗关东渡黄河,第二次途经道教村,同当时已为生员的房启星相逢,李自成留赠房启星五格锅一口,象牙梳子一把。

  李自成的故事,随着岁月的推移,走进了大宁县千家万户,世代流传。他在道教村生活期间使用和留赠的实物,给大宁县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后世人们的敬仰。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