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于农村,闫彩金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也特别能体会到教育对农村发展的意义。所以在师范毕业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农村工作,帮助那些可爱善良的农村娃改变命运、实现梦想。
一桌、一椅、一床,这就是闫彩金的办公条件。没有电脑,没有多媒体,虽然条件很差,她却始终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一心扑在教学上,一学期很少回家。她经常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访,把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个性特长、学习情况等一一记录,以便因材施教。现在,闫彩金的家人都生活在城里,可她还是很少回家,很多人对她说:“彩金,别人都往城里头赶,你怎么不进城呢?”闫彩金总是笑着说:“我和这所学校有了感情。”
闫彩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折翼人间的天使,看着他们天真纯朴的脸庞,就情不自禁地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2005年,闫彩金所带毕业班里一名叫张小帅的学生经常逃学,她经过了解才知道张小帅的父母离异,只有六十多岁的爷爷照管他,爷孙两人相依为命,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小帅没钱交不起生活费才跑回家。了解情况后,闫彩金给他垫付了生活费,还给了他零花钱,把王小帅带回了学校。如今的王小帅已是一名高三学生了,谈到闫彩金,他还是喜欢亲热地叫她妈妈。
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良好的师德形象,则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之中。为了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闫彩金时时处处注意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同学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刚接到新的班级,学生们往往不严格按照值日表打扫卫生,教室常常又脏又乱。这时的闫彩金并没有马上找学生谈话,而是亲自去教室打扫,好多次学生问她为什么扫地,她都是乐呵呵地说:“劳动最光荣。”学生们被老师的精神感动,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都认真按值日表打扫卫生,从那以后教室一直保持得很干净。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校新课改以来,闫彩金一直走在最前沿。通过听专家讲座、观看教育教学光盘、出外培训学习等多种手段,从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教学经验,还在《乡宁教育》上多次发表教学论文。她独创的“五环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她本人凭此获得了“教学能手”和“模范教师”的称号,她所代班级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模范班级”。
本报记者 鲁剑 实习生 李卫红
【责任编辑: 张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