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田志华)护士这个亲切的称呼,每天要被人叫很多次,来到医院,那张笑而可亲的脸用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安抚的话语,可以让很多病人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消除对陌生的环境、对医院的恐惧。在临汾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站内,存有一封永济病人寄来的感谢信,信中对该护士站的护士葛晓为自己雪中送炭的事情感激涕零,一时之间,这件事情在医院里广为流传。日前,带着好奇与期盼,记者走进这家医院,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了解。
葛晓今年25岁,说起来她还是一个“医二代”,她的母亲就曾是一名医生,受母亲的影响,葛晓很小的时候就对“白衣天使”这份神圣的工作,充满了热爱与向往。“那件事情说起来非常简单,去年有一名来自运城永济的病人来医院做常规检查,突发心梗,我当时在门诊大楼处理事情,恰好被我看到了,我马上联系了自己科室里的同事对其抢救。”葛晓说,她已经记得不太清楚,因为医院独特的氛围,让她早已习惯了火线救援的急迫感,不同的是,当时就在他们准备为这名病人做常规检查时,却意外发现病人并没有带够钱。
“虽然我与这个病人素不相识,但我知道他很需要帮助,我在当时没想那么多,就直接拿出自己的钱,当时脑子里只告诉自己说‘先救人’。”葛晓说,至于那封感谢信,是她根本没有想到的,她清楚地记得,当时她的心里非常激动,并非是因为被人称颂而激动,而是感叹自己当初作出的这个正确的决定。
葛晓是个腼腆的女孩,工作两年来,备受同事们的称赞与喜爱。“小葛是个好护士在我的眼里80后都是比较娇生惯养,我自己的孩子比葛晓还要大两岁,但是在家里有时连袜子都不洗,而葛晓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帮着照看病人,给病人喂饭、打扫卫生,她是我参加护理工作30多年来见过最好的一个孩子。”心内科护士长亢惠兰在回忆起那封感谢信时告诉记者,当时发现病人没有带够钱时,第一时间里应该结合病人的情况给上一级领导汇报,但这样会耽误病人的治疗,看到病人的痛苦,葛晓毅然拿出身上准备办事用的1000元钱给予垫付,让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医职人员,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这样的道理,葛晓早在母亲身上学到了,而在山西医科大学的几年学习中,她在获知医疗知识的同时,也明白医职人员为何要被称之为“白衣天使”,并非是因为有技术、有能力可以去医治他人,而是都带着一颗善良的心。
两年的职业生涯,让葛晓这个“医二代”变得更加成熟,让她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每一个病人充满了爱心,她深深地知道,当她选择继承母亲的职业开始,就注定要当一名“白衣天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