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天地广阔,大学生“村官”大有可为。2008年,孔哲男辞去了城区工作环境优越、待遇丰厚的工作,选择参加大学生“村官”招考,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尧都区最偏远、落后的山区贺家庄乡畛北角村。
初到农村工作,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让他焦躁烦心。但“村官”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直接处理各类复杂矛盾,常常会受到各种不解与埋怨,只有具备坚强毅力,树立大局意识,才能排除困难,切实为农民办实事。
2011年11月,凭借良好的群众基础、突出的工作业绩,在群众信任的目光中,孔哲男实现了“村官”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大飞跃:经民主推优、党委考察,全票当选为畛北角村党支部书记。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按照“抓党建,激活力,抓班子,带整体”的总体思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集体分工,给权力,压担子,增强每一个班子成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按照“四意两公开”的工作方法,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定期召开会议,加强思想交流和工作沟通,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共同商讨发展规划、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每一个班子成员都感到有话语权而不是附属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同时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发展才是硬道理”。针对畛北角村地处偏远山区、种植结构单一、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现状,他立足长远,着眼发展,精心撰写完成了畛北角村发展规划和服务“三农”的具体措施。借助乡党委政府实施的种植核桃、鲜桃补贴的调产惠农政策,他同两委班子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种植经济林,发展养殖业”的农业调产总体思路,大力引导群众因地制宜、走特色产业的致富之路。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业调产进程,孔哲男选派4名村民代表到陕西杨凌参加全国性的农业博览会,开阔眼界,令其感受科学技术的强大魅力;组织30位村民到曲沃磨盘岭参观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建设,感受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的美好前景。他多方联系、协调,致力抓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为群众提供市场信息、选择调产项目,热情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目前,已落实核桃种植面积300亩,西瓜年种植面积50余亩,樱桃年种植面积100余亩,发展养猪专业户5个。
根据畛北角村山多、坡多、草多,空气好又有养羊传统的优势,他自筹资金6万元,牵头成立了“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四统一”服务,即统一提供市场信息、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提供技术培训,为群众致富起到了带头作用。调产工作的稳步实施,使村民的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500元提高到了目前的3500元。
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是村里群众一直关心的大事,也一直是他的心事。孔哲男想方设法,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按照“五个全覆盖”的要求,总投资43万余元,完成了全村28条大街小巷的硬化工程,方便了群众生活。采取新推和在原有老路上加宽的方法完成了可通行大型机械的3公里田间路的改造工程,大大提高了机械利用率,节省了劳力,提高了效率;利用“筹资筹劳一事一议”,投资3万余元完成了村委会大院硬化工程,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积极争取市水利局专项资金3万元,完成了本村鲜桃和樱桃基地的灌溉管道铺设工程,为农民调产增收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孔哲男当好“领头雁”,情系民生,无怨无悔,辛勤的付出得到了组织的认可、群众的赞誉。在2012年,他先后获得了“临汾市优秀团员”、“尧都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记者 段小婷)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