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县壶口镇中市村的一孔破旧窑洞中,住着一位被当地群众誉为“大善人”、“老神医”的86岁老人张勤学。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医者的承诺,以奉献精神诠释着一颗仁心。
张勤学老人在八岁那年父母双亡,被一位精通医术的医生收养,从小随其刻苦钻学医术,认真研究医理药理。新中国成立后,他把自己的药店贡献出来,成立了吉县第一个医疗保健站,并成为当地第一位保健医生。在大半生的行医治病过程中,张勤学老人每逢病人家境困难,不仅不收钱,还会免费送给他们药材。从1984年起,张勤学便承诺完全免费医病救难。
20多年来,他守信践诺、免费看病,一颗仁爱之心感动了周围的所有人。
更加可贵的是,作为医者,张勤学老人不仅医术高明、无私救人,对于家乡建设和教育事业,他更是特别关心。1992年春天,他听说村里要建学校,便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辛苦积攒的500元钱捐了出来。此外,老人还积极帮助困难群众、为村里修路捐钱、资助贫困学生……只要他看到想到的,就会马上付诸行动。
治病救人一生、默默奉献一生,张勤学老人常说:“行医治病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可以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早日恢复健康。”多年来,老人矢志不渝地践行承诺,乐于奉献使他在生活中得到快乐。这就是吉县壶口镇中市村的“老神医“张勤学。
通讯员 陈园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