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鲁剑 实习生 李卫红)接触过刘永波的老师和学生都知道,他是一位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勇于拼搏创新的人。自2000年8月进入临汾市第三中学任教至今,刘永波承担了12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送走五届毕业班,先后被评为市级模范班主任、省级模范班主任。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教师的世界观、道德品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良好的品格是一颗种子,它一旦撒在学生的心里,就会绽开灿烂的花朵,对学生的一生都可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刘永波就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以自己的敬业精神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作为班主任,刘永波更喜欢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一员,用热情去感染学生。他每天早上6:50准时来到教室,中午2:15站在教室门口,放学后一定到教室看看才放心离开,自习课也和学生待在一起,共同学习。他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学生们齐心协力,各科成绩在同年级处于领先地位,各种活动也都踊跃参加,一系列的荣誉见证着“师的倾注,生的进步”。
刘永波的一位同事曾经这样总结:“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威严,作为班主任,不要严格得使人憎恨,也不要温和得使人胆大妄为。”刘永波汲取了同事的经验,平时很注重情感育人,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与学生交往的座右铭。刘永波曾经带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父亲是位刑警,平时没时间教育他,全靠患骨癌卧病在床的母亲关心他。刘永波了解到情况后,多次去家访,不幸的是这位母亲在不久后就因病去世了,孩子的父亲因为工作很忙,没能与他及时交流,导致孩子变得有些孤僻消极。刘永波看在眼里,从老师和大哥的角度安慰他、鼓励他,把他带回家辅导作业,号召同学们去帮助他,让他走出了阴影,感受到了集体的关怀。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刘永波始终把学生们放在同等的位置,相信并尊重他们,对于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做得更好,对于排名靠后的学生,也决不放弃他们。刘永波的班里有位同学,刚来时成绩突出,可是一段时间后,上课一直打瞌睡,成绩也随之下降。刘永波经过详细的调查和耐心的询问了解到,这位同学染上了网瘾。从此以后,刘永波每天都到寝室去监督他并且叫同室同学帮助他。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这位学生终于从网瘾中走出来,最后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
如今,刘永波在教师节经常会收到学生们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祝福,感受着他们的成功和喜悦。刘永波说他是幸福的,因为学生用成功诠释了他对师生之爱的理解。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