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亲笔签名封的故事

2012-12-24 09:37: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2003年10月16日对中国航天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上的一次伟大跨越;这一天对中国的集邮爱好者们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随后中国邮政便发行了“神五”系列的邮票,其收藏的意义非比寻常;这一天对于临汾市民张保龙来说,是一个激动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的女儿出生了,初为人父的他,为了给女儿一份独特的见面礼走上了集邮之路。而他获得有杨利伟亲笔签名的“神五”纪念封的故事则在临汾集邮界里广为流传。
    12月18日,记者来到张保龙家,听他讲述自己的集邮故事。“如果没有女儿,我想我是不会成为一名集邮爱好者的,现在想来,女儿就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也让我体会到了集邮的乐趣。”张保龙说,2003年10月16日,他的女儿出生,那一天也是“神五”飞天返回的日子,当他从新闻中了解到这一信息后,决定用“神五”的系列邮票来给女儿准备一份见面礼。
    “我之前没有集邮的历史,准备购买‘神五’邮票后,一时不知道该准备什么样子的邮票,后来四处打听后,才知道当时有几款纪念封不错,所以就购买了回来,可没有想到,那一年关于‘神五’的邮票产品非常多,我刚购买到一款,又发现还有一款,就这样不停地收集,迈进了集邮界的大门。”张保龙说,集邮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复杂,其中的艰辛和乐趣只有集邮者自己才会体会。
    一只脚迈进集邮界的张保龙在不断的收集中,渐渐迷上了这一门艺术,当他见识到真正的集邮爱好者手中五花八门的集邮册时,他开始幻想,自己什么时候也可以有一套这样的东西。“集邮并非盲目地收集,而是要通过整理,将不同的邮票联系起来,做成邮册,这是一门真正的艺术,是一件可以陶冶情操的事情。”张保龙说,在和集邮专家们的接触中,他阅读了很多专业的书籍,知道了“签名封”的意义所在,才有了后来请杨利伟签名的故事。
    2008年10月7日,在女儿生日前夕,张保龙想送给女儿一份大礼—— —有杨利伟亲笔签名的“神五”冲天纪念封。“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我的想法是痴人说梦,因为临汾地界上,还没有谁拥有杨利伟的亲笔签名封,我打定主意想要,就开始了初步的准备。”张保龙说,首先是地址,杨利伟虽然是名人,但是军方的人,他所在的地方也是军队的,自己通过网络不断搜索杨利伟的情况,最终找到了一个公开的地址;其次是考虑,自己的请求会不会送达到杨利伟那里?
    带着复杂心情,张保龙给北京航天城航天员训练中心邮发了一封特快专递,信中他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告知杨利伟女儿的出生情况,并附上了女儿的出生证明,最后希望可以得到杨利伟的亲笔签名封,圆一个父亲疼爱女儿的梦,递上了一个集邮爱好者对中国航天、对航天员杨利伟最崇高的敬意。
    “我在焦虑中等待了三个星期后,接到了杨利伟的回信,他在信中什么都没有写,但却真的送给了我两封签有他名字的纪念封,我当时欣喜若狂,在万分激动中,将这宝贵的礼物送给了我的女儿。”张保龙说,自己请求杨利伟签名送纪念封的事情在临汾集邮圈里渐渐传播了起来,很多集邮爱好者们登门拜访请求一睹真迹,自己就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也有一些商业投资者来到家里,想要高价购买签名封,但无论对方开价多少,自己都不会有丝毫的动心,因为在他看来,作为一个父亲,签名封是自己送给女儿的礼物,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签名封是自己在集邮艺术上取得跨越的见证。
    “因为女儿,我和邮票还有中国航天都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收集邮票,也关注中国航天的动态,今年是中国航天年,神九’的冲天,实现了中国首次载人空间的交会对接,这是伟大的壮举。”张保龙说,从“神五”到“神九”,中国航天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从2003年到2012年,自己的女儿逐渐成长了起来,从自己接触邮票到现在的职业“邮迷”,自己在集邮文化的海洋中正破浪冲刺,向更高的目标进发!(记者 杨全)

     

责任编辑:高卓然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